其二,由此事觀之,天下沙門多弊端。侵佔農田,不事生產,不納稅,不服役,且濫度僧尼,廣佔田產,隱匿人口,有藏汙納垢,圖謀不軌者,有假慕沙門,實避調役者。可見佛門之盛,實非國家之福,非百姓之福,周齊兩度滅佛,非無由也。
是以,朕決定限制佛門,雖是抑佛,亦是護佛。
一,凡是僧尼者,需由官府考核後,統一頒發度牒,無度牒者,為偽佛,流三千里。一州之地,每年頒度牒不得過百,一縣之地,每年度牒不可過五,違者以欺君之罪論處。
二,凡寺廟尼庵,不得購置土地,由朝廷統一分配百畝良田,不得荒置,不得僱傭他人耕種,違者收回土地,廢除寺廟,驅其僧尼。
三,有度牒之僧尼,可免徭役,然名下有土地房產等,需一體繳納賦稅,不得減免。
這明顯帶著洩憤性質的詔書,很顯然是寇仲為了給安餘出氣頒發的,詔書一出,天下議論紛紛,罵聲不絕,但是攝於寇仲軍威,無一人敢擅動。
“可見佛門之盛,實非國家之福,非百姓之福,周齊兩度滅佛,非無由也……”慈航靜齋,師妃暄手持素箋,指尖微微發抖:“周齊兩度滅佛,非無由也……非無由也……”這是說,周齊兩度滅佛,滅的好,滅的對?只是說,佛家的兩次法難,是罪有因得?這……這……
“妃暄不必自責,此乃天意,唉,如此暴虐之君,天下百姓苦矣!寇仲雖是天下無敵將領,卻不知如何治國如何安民,天下大亂在即啊!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寇仲聽不到這段話,但是他或許不懂的治國安民,但是他卻會識人,敢用人,肯信人,能容人!更有一雙慧眼,能看到民生疾苦,知道百姓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天下。
隋朝楊堅楊廣,早已為這天下積累了堅實的基礎,需要的是無為而治,是休養生息,是一個安定的環境,這些,他寇仲做得不會比任何人差。
寇仲這個皇帝不算勤政,甚至在位期間還喜歡到處亂跑,美其名曰體察民心,但是大揚帝國卻上下齊心,吏治清明,百姓安樂,威加四海內外。
大揚十三年,寇仲將一個繁華盛世,交託給十一歲的太子和重將良臣後,飄然遠去,再無蹤跡。
有人說,他飄揚過海,另外又建立了一個國度。
有人說,他的武功已經達到不可思議之境地,和兩位至交好友,一同破碎虛空而去。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