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點意外,不過蘇灼還是答應了,他對足球機器人比賽不瞭解,但只是除錯機器人的話他還是很擅長的。
第三天比賽,a大被安排在了第一小組,對手是常昆理工大學,昨天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是個勁敵。
足球機器人比賽不需要什麼計劃書,按規定比賽前有一個小時的除錯時間。參賽隊在進入準備區前有0。5小時的檢錄,進入準備區後有一小時時間除錯機器人,可攜帶除錯工具和便攜筆記本。
但是,只有參賽的兩個人能進入準備區,做到什麼程度就看他們自己的技術了。
這對蘇灼和向飛宇來說是很簡單的事,蘇灼負責機械的除錯,向飛宇負責程式,兩人分工明確,除錯速度很快。
期間記者又把攝影鏡頭對準了蘇灼,因為蘇灼的表現很搶眼,年紀是在場人員中最小的,據說才是大一學生,這裡的參賽者基本都是大三學生。而且蘇灼長得也好,電視臺要考慮收視率,自然想利用蘇灼製造話題。
正埋頭除錯機器人的蘇灼突然感覺到熱烈的目光,抬頭,昨天的女記者又來了,身邊攝像機的鏡頭又對準了他。準備區場地不大,攝影機貼得很近。
“同學,可以採訪嗎?”女記者繼續發問。
“不行。”蘇灼拒絕。領獎盃的話,他大概會接受採訪。因為想在電視機前對爸爸媽媽說些感謝的話什麼的,其他時候他並不希望一直被攝影鏡頭對著。
“我就問兩句話,不為難的。”女記者無奈的說,不明白這名學生為什麼那麼抗拒採訪,明明其他學生被採訪到時都很高興。
蘇灼搖搖頭,抱起地上的機器人,走到向飛宇身後坐下,讓向飛宇幫他擋著攝影頭。正坐在筆記本前檢測程式的向飛宇揚起臉對攝影機露出一口白牙。
“……同學,可以採訪你嗎?”女記者退而求其次,參賽隊她全部要採訪,至於播放時會不會剪掉就不關她的事了。
“當然,我很樂意。”
參賽隊在準備區除錯期間,工作人員上來對機器人做尺寸和重量檢查。因為足球機器人有非常嚴格的製作標準,小到電池只允許用1。5v專用乾電池,氣動部件壓力不得超過0。8mpa,大到機器人的高度,重量,移動方向等,都是工作人員要檢查的。
a大比賽經驗豐富,當然不會在設計上出現問題,很順利的檢查過關。
準備時間結束,蘇灼和向飛宇小心的抱著機器人進入競賽區。
比賽場地是一個特意的長1220mm,1830mm的足球場,雖然是木質地板,但場地為綠色地板,白色畫線,與真實的足球場一模一樣。
比賽採用的足球是能發射紅外線的75…80mm直徑的電子球,紅電線電子球的外殼比較脆弱,一旦機器人的動力過強導致足球損壞,將會被罰出場。同樣,損壞場地也會被罰出場,雖然機率不大。但也顯示了足球機器人完善的比賽規則。
蘇灼和向飛宇的工作是把足球機器人放進球場中,然後守在一邊,在機器人被罰出場或損壞時更換機器人,其它就沒他們什麼事了,只看誰的機器人更出色。
足球機器人也經過了蘇灼的擬態程式改進,在智慧和動力方面比起常昆理工大學更出色,甚至在一次兩個機器人競爭足球時,把足球和對方的機器人一起推進了球籃裡獲得1分。
在足球機器人比賽的時候,做為參賽者的兩人還要回答來自評委會不時的技術提問,大部分都是設計思路,製作技巧等關於機器人制作的問題,比如機器人曲線射門的動態控制,射門路徑規劃計算,進攻策略解說等,這是為了確認兩人是真正的製作者,而不是老師代理的。還好兩人專業知識都很不錯,應付得很輕鬆。
很快a大以3個進球贏得了第一場比賽,蘇灼和向飛宇抱著機器人下場,又開始準備第二場比賽。如此迴圈,一天的比賽結束時,a大連勝幾場,一局未輸,又舀到了當天的最高分數。
期間蘇灼接受了一次記者採訪,因為向飛宇說不能得罪記者,這對a大不利,萬一舀到冠軍了,人家遠遠給你一個小小人頭的全景,那就太虧了。
蘇灼是很認真考慮舀到冠軍後在電視機前說感謝爸爸媽媽的話,所以接受了採訪。
“請問你接觸機器人有多久了?”
“沒有多久。”
“你以前參加過機器人比賽嗎?”
“沒有。”
“
那以前對機器人大賽有過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