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君之事,常言道勿以惡小而為之,你即使不是學富五車,但是竟然以為貪小利確無大礙,將我大宋的官員的臉面置於何地!”

如果王朝在這裡的話,一定會忍不住鼓掌的,可能因為臉色在王朝心目中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包拯,現在霸氣側漏的樣子,估計會讓他把眼睛都吃驚地瞪圓了吧!

本想以振聾發聵的聲音敲醒張新選這個在迷途越走越遠的人,但是當看到張新選被說完仍然一副“我沒有錯你竟然這樣無理取鬧”的神情,包拯實在不想多說什麼了。這種人的思想已經徹底墮化了,即使有當頭棒喝,也挽救不了該死之人。

不過張新選這種人倒也好對付,幾句話一激,倒也對所說的話供認不諱。

接下來提審趙先剛就困難了點,他剛才見到張新選就知道情況不好,他也算是一個自詡聰明的人,腦子迴路自然比張新選這個一根筋的人要多上許多,怎樣才能將自己的罪行減到最低,是趙先剛到公堂之前一直想的事情。

所以包拯一看到趙先剛的樣子就知道這個傢伙肯定不如先前的那個好拿下,平時上朝的時候,也可以看到這個趙大人一副拘謹有禮的神態,根本就不像會做出違反亂紀的事。

不過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包拯以前還覺得雖然這個趙先剛在規矩上有點死板,不過為人處事上倒也算得上是可圈可點,真是沒想到這件事情和他還有關係,看著挺聰明的人,如果繼續在政事上勤勤懇懇,以後的前途相信還是有的。怎麼就在關鍵的時候就把握不了自己了呢,君子慎獨啊!

再怎麼可惜一個可能成為國家棟梁的人才,改審的還是要審的。

趙先剛聽到公孫策念出劉成祖的供詞,臉上的表情倒是沒有多大的改變,看得包拯心裡暗暗計較,看來這趙先剛要不然就是心灰意冷打算俯首認罪,要不然就是想好對策了打算抵賴到底。

包拯問道:“趙大人,不知道你聽完劉成祖劉大人的供狀之後,有什麼要說的?”

趙先剛慢悠悠地想了一下:“包大人,劉成祖劉大人的性格盡人皆知,有點膽小怕事,下官覺得他這麼說很有可能是怕東窗事發,自己會獲罪,所以才將罪責推到了下官手上,不過下官相信包大人明察秋毫,定不會讓這開封府出現冤案,還下官清白!方能不墮包大人青天之名!”

好一張靈牙利口,這個口才還在兵部混什麼,乾脆上御史臺一逞口舌之利的了。

包拯到沒有動怒,為官這麼多年,什麼胡攪蠻纏的沒見過,還怕這幾聲不痛不癢的酸話,不要說是這種軟釘子,就是塊鋼板包拯也從來沒有怕過。

包拯淡定地點點頭:“你放心,本府這裡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是也絕對不會放過一個罪人!”

趙先剛心情倒是也穩定了,開封府不是屈打成招之所,只要講理,就有可能被自己抓住退路。所以現在一定不能自亂陣腳,淡定是第一要素。

包拯以比趙先剛更慢悠悠的速度拿過另一張供紙,示意公孫策拿給趙先剛看。

趙先剛一看到那張狀紙,臉上的神色大變,張新選這個笨蛋竟然這麼容易就招了,懷著一絲僥倖心理不相信的看看簽字,事實再一次的打擊了他,連語氣都像極了那個笨蛋!

如果張新選就在旁邊的話,趙先剛上前撕碎他的心都有,這個人的腦子是怎麼長得?連遼人的事情都供認不諱了,他不知道這假如被有心人安個通敵賣國的罪名,三族都不夠誅的嗎?

現在怎麼辦,張新選的輕易落馬沒有在他的考慮之內,趙先剛看起來雖然還是比較淡定,但是額頭已經密密地出了一層汗。

包拯看到趙先剛思考的差不多,估摸著火候已經可以了,聲音到沒有步步緊逼,只是用平常的聲音說:“不知道趙大人對於這份供紙又有何看法?張大人可不是膽小之人,相信確實沒有人逼迫於他,而且兩位的滿朝文武盡人皆知,相信這份供紙的真實性還是有的。”

趙先剛強自爭辯道:“包大人,那個張新選是個莽夫,他說的話哪有可能做得準?”

“啪!”

包拯驚堂木一拍,將趙先剛還要爭辯的話大力噎了回去。

包大人將唇角壓下,青天威儀盡顯:“趙大人白讀了十幾年的聖賢書,你倒說說這說話的真假和學識到底有什麼關係!”

趙先剛這時也只能咬死不承認:“熟讀詩書自然知道禮義廉恥,自然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不是在公堂上,包拯真想狂笑三聲,就趙先剛底氣這麼足的架勢,如果不是展昭和白玉堂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