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那個連名字都不能說的人……”

“魔法界的英雄,我們的救世主!”

……

一時間,羅列在他名字前的各種華麗的描述詞,代替他姓名的各種誇張的稱謂充斥了這個狹小的空間——哈利第一次對於海格之前說的那句“你很有名!”有了直觀的理解。

哈利不自在的縮了縮肩膀,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他有點兒不知如何自處——首先,興奮!這是當然的,哦!想想吧,他在自有記憶以來直到現在,周圍的人看著他的目光都讓他以為自己是個見不得光的臭蟲(雖然他並不能理解這到底是為什麼!),他每天都在受到虐待,沒上過什麼學,從來沒有人表揚過他,他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優點;可是現在,這裡的每個人都認得他(哦!我得說或許是那塊傷疤),而且看著他的目光充滿的崇拜和熱情——讓人受寵若驚的轉變,不是嗎?

可是這種興奮是不可能長久的——雖然他是那麼的讓人懷念,哈利也想過如果自己今後的日子都會是這樣沒有責罵與虐待,充滿了熱情與崇拜會有多麼的……讓人著迷!

這麼說吧,哈利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在他過去的十一年裡——這並不算長——他的價值從未得到承認!

別否認,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得不到大人的鼓勵與承認,難道還能指望他像一個專業的心理大師一樣懂得自我認可、學會自我疏導嗎?

可是矛盾就在這裡——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可是他想活下去!想要生存,就必然涉及到生存方式,而此時擺在哈利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怨憤和寬容,前者的力量來自於恨,後者的力量則來自於愛!

其實以哈利的情況來看,選擇恨要容易得多,事實上,大部分處在哈利這個境地的孩子都會選擇憎恨——憎恨那些虐待他的大人,憎恨那些看不到他們價值的陌生人,到最後……憎恨整個世界!

哈利絲毫不打算否認,若不是在7歲的時候離家出走遇到了溫柔的斯內普先生,並且收到了一塊巧克力當做禮物,他也會變成那樣充滿憎惡的孩子。

那份溫暖讓他有了期待,讓他覺得這個世界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晦澀——孩子的願望其實很簡單,改變只是一個瞬間的事情!

所以,哈利選擇了包容,他要靠愛活下去——於是他努力忽視那些惡的行為,尋找那些善的亮點;他開始在那些艱難的日子中找到自己的樂趣——事實證明,他成功了,雖然生活不盡人意,但是哈利覺得自己的內心並沒有荒蕪!

然而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一種心裡暗示,他只能對精神產生力量——無可否認,精神的力量是強大的——然而身體的本能,卻是哈利無法控制的。

這種“身體本能”就像是一個長期捱打的孩子,會在看到有人舉起手就反射性的抱住腦袋一樣,他在意識還不自知的時候,就已經刻入骨血了。

哈利也是一樣,他的經歷讓他和所有得不到關懷和認同的孩子一樣——敏感,懷疑,不輕信,甚至更重要的……他更相信理智與邏輯,而非感性!

所以在最初的興奮退卻之後,哈利開始思考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普通、一無是處的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得到意想不到的擁護?難道僅憑一個並不好看的傷疤嗎?!

於是伴著海格的鼾聲,哈利經過一夜的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些人之所以崇拜自己,是因為自己打敗了那個連名字都不能說的強大黑巫師;

然後根據海格的敘述和他自己的理解,哈利認為那個所謂的“打敗”其實來源於某種不知名的魔法異變——他現在還不太明白魔法到底是怎麼回事——而那種魔法異變的發動者,應該不可能是當時還是嬰兒的自己,而是他的父母;

所以從根源上來看,這些人崇拜的物件並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父母;而自己之所以能得到非同一般的待遇,是因為自己頭上這枚消失不掉的疤痕——這被他們稱為打敗了神秘人的證明!

於是哈利得出一個可笑的結論——這些人真正崇拜的是他的父母,又因為自己的這個傷疤而認可自己,可是,這個傷疤難道不是他父母死亡最直接的證據嗎?

因為一個害死了他們真正英雄的標記而去崇拜另一個人,這在邏輯上就說不通!

想通了這一點,哈利就擺正了心態——他只要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夠了!至於這些人的期望和崇拜,淡然以對、不失本心就好。

哈利不會覺得有什麼失落的,畢竟在這個世界,他還是個陌生人,他無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