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明白了,老呂這樣的人,擅於琢磨上面的心思,上面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又會做表面文章,口才也好,講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不但可以糊弄一大部分老百姓,連中央的那些大領導,沒有和他作過什麼親密的接觸,單憑第一印象,還真是會有不少人上當。
第六章(63)
這也可能是他官運亨通的原因之一吧。
王一鳴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跟著趙老書記多年,對於人,有敏銳的洞察力,長期的宦海浮沉,也讓他有了敏感的直覺,他能從一個人的一舉一動和下意識的動作中篩選資訊,作出自己的判斷。
在江北市當市長的最後一年,王一鳴從老呂對待自己不冷不熱的表情,和假惺惺的握手動作中就知道,自己和這樣的人,是尿不到一個壺裡去的。他對王一鳴冷淡,別的官員看了出來,就加倍地對王一鳴冷淡,落井下石,是那段時間王一鳴體會最深刻的幾個字。
當然王一鳴不聽他的話,執意要在中央領導面前說實話,絕不是為了和他對著幹,不給他面子,報自己的一箭之仇。
王一鳴覺得,自己這個人民代表,雖然不是人民選出來的,和人民基本上沒有關係,自己就是不發言,尸位素餐,誰也無話可說。但自己還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不能昧著良心說話,自己還是個共產黨員,是高階幹部,是有責任為了人民的利益鼓與呼的。
自己目前有這個身份,有這個機會,又瞭解基層的實情,為什麼不能替老百姓說句話,就是因此這個人大代表幹不成了,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也算是不辱使命。最關鍵的是,他本性如此,這麼長時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已經讓他再也憋不下去了,他要開炮,他要發言,誰不讓他說也不行,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上午九點,中央領導同志來了,大家一起列隊迎接,先是合影,照相,電視臺拍新聞,掌聲雷動。在座談開始前,中央領導同志特意繞會場一週,和大家挨個握手,當時的氣氛熱烈祥和,大家一個個笑容滿面。
到了座談的時候,大家按照事先安排的次序,從高到低,挨個發言,大家的發言雖然是慷慨激昂,但清一色的都是讚揚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然後彙報自己所在的部門取得了偉大的成績,然後再展望未來,信心百倍。
說得中央領導同志不住地點頭,一開始還往自己本子上記記,到了後來,看大家說的都是一個樣,也懶得記了,只用慈祥、和藹的眼光看著大家,不住地點頭,到了最後,實在是忍不住了,中間插話說:“同志們,我知道大家的意思了,讚揚的話就不說了,我來是想聽聽基層的意見的,多讓來自基層的同志們發發言吧,最好是談出些實際問題來,供中央政治局決策時參考。像這樣一直唱讚歌,說實話是浪費時間,我們是人民代表,不能光講好話,不好的話也要講,也要聽,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少犯錯誤,不犯錯誤。”
他的話講完了,仍然是笑眯眯地看著大家,等著大家發言,但整個會場上的人,前一天都已經接受了呂書記的命令,沒有安排,誰也不準亂髮言,這個時候,原來的排練一下子失去了作用,按照原來的順序,沒法進行了,於是大家就只好面面相覷,傻笑著,誰也不敢先開口,因為都沒有心理準備,更不知道說什麼好。整個會議室裡像是坐了一群智商低下的人,大家都是彌勒佛的樣子,傻傻地笑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就是我們的人民代表參政議政的真實水平,讓人簡直是哭笑不得。
中央領導的目光掃過來,掃過去,掃到誰的臉上,誰都是一副彌勒佛的樣子,有的乾脆不敢面對,看到領導的眼光過來了,馬上做出低頭寫字的樣子,在面前的筆記本上,胡亂地畫幾個字,目的是逃避,不敢發言。
當時王一鳴的位子,正好安排在中央領導的對面,他的目光,是堅定的,胸有成竹的,他微笑著看著中央領導,等領導的眼光掃過來的時候,他沒有躲避,兩人一對視,會心地一笑。
中央領導覺得,這個年輕人和別的人表現的氣質不一樣,於是就伸出手說:“你來談談?”
王一鳴點了點頭,按下自己面前的話筒開關,說:“既然大家都那麼謙虛,領導又點了我的名,我就冒昧地說幾句吧!”
其實,王一鳴和這位中央領導從來沒有這樣近距離地見過面。這位大領導,是改革開放的主要干將,主抓經濟,是那些年中國甚至世界舞臺上,一個令人注目的風雲人物。他以敢想、敢說、敢幹出名,是公認的鐵腕人物。像王一鳴這樣的副部長,在京城裡多得不得了,在這樣真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