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部分

劉茂坐在沙發上,向王一鳴簡單彙報了集團的經營情況,說起所取得的成就,眉飛色舞,真是亮點多多。隨著市場上鋼材價格的節節攀升,集團的銷售額也大幅度提升,整個集團的效益也是顯著增長,對省裡的稅收也增長了一大塊。職工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平均下來,一個月有三千多塊,在河東市,已經和公務員相差無幾了。

王一鳴問:“你們集團現在有多少員工?”

劉茂說:“在職的有八千六百多,退休的有三千多。”

王一鳴說:“一個人平均一年有四萬塊的收入嗎?”

劉茂說:“有,有,平均算就更高了,五萬出頭,因為中層幹部以上的工資就更高了,到了集團領導班子這個層次,一年最少是八十萬。”

王一鳴問:“你這個董事長,今年能夠拿多少?”

劉茂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說:“前幾天我們集團的總會計師告訴我,我的收入全部算下來,去年應該有一百八十多萬吧。”

王一鳴喔了一聲,說:“這麼高啊,你老劉不是發大財了嗎!”

劉茂說:“都是省委、省政府領導得好,市場也比較景氣,過去的一年,全國的鋼鐵企業普遍效益好於往年,大家的盈利水平都比較高,我們趕上了這一波鋼鐵業的大增長。”

王一鳴說:“那退休的人能拿多少錢?”

劉茂說:“退休的就少多了,估計一個月也就是一千多塊,和其他的單位差不多。企業嗎,標準就比公務員差了一大塊。”

王一鳴問:“這個收入分配也太懸殊了吧,你一個人就相當於一百八十個退休員工的收入,一百八十倍啊,是不是太高了點?”

劉茂一聽,不知道王一鳴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是不是對自己的高收入有不同意見,但這是國內上市公司的規矩,現在的收入分配,就是要拉開差距,讓管理層有積極性,當初設計的遊戲規則就是這個樣子的。大家都是這樣執行的,這個收入水平,對於年銷售額幾百億元的集團,已經很保守了。和央企那些高管相比,和發達地區的私營企業相比,還差距很大呢。人家動不動就是收入上千萬,甚至幾千萬,這些錢,養一個部門經理都不夠。

劉茂於是尷尬地笑了笑說:“王書記,比著下崗職工,我的收入是高了,但是,和國內同等規模企業比,我的收入還不算高,只能算是中下等吧,人家收入高的央企,像那些銀行、證劵業的高管,一年的收入,能頂我十幾個呢,人家那才是真高!我們這算什麼吧,不值一提!”

國內一些企業的高管,現在這幾年,倡導收入和國際接軌,一年的收入有上千萬人民幣,甚至幾千萬人民幣,這些情況王一鳴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國內的這些企業,大部分是政府背景的公司,是靠雄厚的政府資源,靠壟斷地位才獲得巨大收益的,企業的盈利有時候和經營者的能力沒有關係,我們這種體制,就是派個笨蛋到這些企業當董事長,企業照樣賺大錢。因為它是壟斷性企業,是政府的兒子,共和國的長子,他們和國外充分競爭的市場主體不一樣,人家都說從市場上真刀真槍幹出來的,說白了,人家國外的高管是真正憑本事,把企業經營得好,有了大的盈利,自己才得到了高的報酬。如果企業倒閉了,或者經營下滑,他們的名聲掃地,一輩子的飯碗就砸了,職業經理人的牌子就叫不響了,誰會聘請一個倒閉企業的掌門人來經營一個新公司啊。

而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國有企業都是政府的兒子,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組織部門考核任命的,他們說白了也都是官員,不做企業了,可以做廳長、局長,市長或者市委書記。央企的那些高管,下派到省裡,都是省長、副省長的。還有一些年齡偏大的官員,不好提拔了,於是組織部門就把他們安排到那些大型央企裡,拿幾年年薪制的工資,一年下來,輕輕鬆鬆幾百萬,三五年下來,就是千萬富翁了,比升官還痛快。像天倫集團的董事長趙經天,你現在就是給他個部長的位子幹,他未必願意,因為事情多,操心不說,生活質量肯定比現在差多了。他現在管著這樣大的一個企業集團,資產幾千個億,手裡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想玩什麼樣的女人隨便,只要是他看得上的人,一句話,就給你一個年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位子,整個一個土皇帝,愜意得很吶!

王一鳴說:“你這個收入,和那些央企的高管比,是不高,但是我們西江省的收入水平,你也知道,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退休金也就是一千塊出頭,這樣的差距還是太大了。你和我比一比,我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