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潮”的影響?抑或是還有別的什麼原因?筆者解不開這個問號。

趙尚志好像看不到,或是看不透上頭的這種撲朔迷離,或者根本就不去理睬這類東西。他看到的是最簡單的真理、事實,那就是游擊隊根本沒有拒敵於游擊區之外的實力。於是,就有了12月24日《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給省委的報告》中的這樣一段話:

我們並不是要找一個有絕對保障的根據地,在現在主客觀的力量和環境上,也不可能,我們不過是依根據地來解決休養疲勞,躲過敵人優勢力量和藏蓄軍事中要品,靠游擊戰術來補助根據地之不足,特和(原文如此——筆者)開展擴大游擊戰爭罷了!

把省委和中心縣委的指示、批評都否了。

而且,“不可能有絕對保障的根據地”——這個被東北抗戰實踐證明了的觀點,“打”字當頭的趙尚志,應該是最早意識到並提出來的。

新中國成立後,曾有一種觀點,認為抗聯最終不得不退往蘇聯的原因之一,是對建立根據地的意義認識不足,沒有建立起像江西中央蘇區那樣的根據地。是這樣子嗎?試想一下,如果“圍剿”中央蘇區的不是國民黨軍隊,而是日本關東軍,再大搞無人區、“集團部落”,那會怎樣?

既然不可能有絕對保障的根據地,沒有根據地又不行,那該怎麼辦?趙尚志主張向敵人統治薄弱地區突擊,到那裡去開闢新區。

可能是和者蓋寡,甚至沒有和者(哈東支隊內部應該有的),再加上趙尚志這時還未恢復黨籍,在黨內沒有發言權,上級還是要求“不許敵人侵入游擊區一步”,結果自然是不可能。雖然珠河中心縣委認為趙尚志“政治右傾”,“又恢復他過去的精神,深深地障礙著黨團正確路線的順利執行”,但他的“右的機會主義”好像也未因此而受到打擊。不是黨員,黨內不能打擊,臨陣換將也不合適,況且從珠河游擊隊到哈東支隊,那隊長和司令都是選舉的。

1934年冬反“討伐”是“死守”,之後的春季、夏季反“討伐”沒有這個口號,也還是老辦法。敵來我走,敵走我回,燒幾間房子算個啥,幾天就蓋好了。沒想到這次會是這等規模,而且長期、反覆“討伐”,更沒想到還有歸屯並戶,搞“集團部落”這一手。待到明白過來,覺出不對了,已經晚了。

趙尚志率東征部隊回到珠河地區的時間,應在8月10日左右。哈東的伏天,本該綠蔭遮天,禾浪湧地,如今卻是狼煙沖天,遍地焦土。昔日的紅地盤好多成了無人區,一間間房子燒得只剩下房框子,朝天張著焦黑的大口。而在日寇選定的那些地點上,被刺刀驅趕到那裡的失去了家園的人們,正在刺刀下修建“集團部落”。

這是個血與火的夏季,太陽與地球一起燃燒,官兵眼裡也在噴火冒煙。

留守部隊有的已經突出游擊區,有的還在區內與敵人兜圈子。趙尚志率直屬隊和2團由道北西進,迅速越過濱綏鐵路,插至雙城縣東部,與3團和汪雅臣的“雙龍隊”會合,在敵人背後發動襲擊,摧毀“集團部落”。

9月10日,正是秋季“大討伐”槍炮轟鳴、煙火瀰漫之際,珠河中心縣委召開執委會議,決定3軍主力東征延壽、方正,進而向牡丹江沿岸突擊,開闢新的游擊區——在實際上認可了趙尚志的主張。

一年後的夏天,珠河中心縣委也不得不東去湯原投奔3軍、6軍,這個近兩年間“滿洲國”無插足之地、曾被稱為“最好的反日根據地”就徹底喪失了。

東征北進

提起黑龍江,人們就會想到北大荒。由於今天黑龍江省的東南部,當時屬吉林省,就使今人對北大荒這個地理概念難免產生混亂。而在20世紀30年代,因其地理位置,還有“北大荒”、“東大荒”、“西大荒”之分,只是往往都把個“大”字省略了,而稱之為“北荒”、“東荒”、“西荒”。

3軍主力離開焦土狼煙的哈東根據地,踏上東征之路,那去處就是東大荒,即今天的佳木斯及其以東地區。

松花江沿岸本系北滿最富饒之區。沃野千里,人煙稠密。俗稱之為“東大荒”。兩岸平川漫崗,依山漫江形勢雄勝,系遊擊活動優良之地區。一九三二東北革命高潮時,松花江沿岸最為洶湧。尤其是松江下游,抗日部隊曾與敵寇對抗甚久。一九三三年松江下游尤有一九三二年革命高潮之餘波(如一九三三年土龍山民變)。抗日救國之思潮在人民腦海中醞釀已久。殆至一九三六年始形成火山爆發之勢。但當時敵人在松江兩岸,尤其是下游統治閒散,武裝部隊大部均系地方武裝隊伍。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