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記住?算了吧,我有點累了。”
“我很難長時間集中於某事。”
“我的心思總是徘徊不定。”
“我就是沒有情緒去做。”
我敢打賭,你的理由遠不止這些。長此以往,你就很快會養成一種懶散渙漫的陋習,在已確定的工作面前畏縮不前,並且不斷地尋找著新的藉口。
表面看來,你倒是輕鬆了,什麼事情都可以擋住了,整天都可以耽於幻想而不必務實了。然而,你想過沒有?這樣下去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惡果?時間匆匆逝去,你卻一事無成。等到你驀然回首,後悔就晚了。
因此,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改進記憶效能的征途上,你已經從起點邁出,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你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戰勝情緒,朝著既定的目標勇往直前。為此,我建議你不要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努力,時刻敦促自己,強迫不已,使自己的記憶系統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等到既定目標達到再鬆弛一下,那樣效果就會更好。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一組人,坐在舒適的椅子上,甚至半仰著身子,在那裡讀書;另一組人,坐在硬板凳上,從事緊張的演算工作。過了若干時刻,前一組人很快就疲倦了,產生了一種入睡的感覺;而另一組人,身心集中,精神亢奮。結果,後一組人記憶效果要比前一組人高出10%。
心理學家庫特·萊米恩把這種情形概括為“緊張狀態”,是指某種行為向完成狀態過渡的趨勢。這個時候,人的興致最高。比如,端來一盤食物,吃到大半的時候,你可能就飽了,但還是想把盤子裡東西吃完不可,否則,就感到彆扭。再比如,小孩玩遊戲,玩到興頭上誰叫他也不理,既不覺得餓,也不覺得累,非要玩完遊戲才罷休。
同樣的道理,這個時候,人的記憶功能也最有效。
心理學家們又根據萊恩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實驗。實驗要求被試者在限定的時間內背育一組單詞,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打斷他們,再給一些新的單詞,要求他們限時記憶。結果,不管是先記的,還是後記的,記憶效果都有不好。相反,如果讓他們連續記憶一組單詞,中間沒有干擾,結果記得就很牢。
這個實驗說明,連續記憶一組單詞,被試者就會全身心投入到記憶目標中,因而記憶效果最佳;假如中間又加進新的單詞,就打斷了“緊張狀態”,必然影響記憶效果。
因此,從理論上說,尋找藉口,放鬆自己,實際上就隨意破壞了記憶系統的“緊張狀態”,使之不能連續正常工作,結果,浪費了時間,什麼事都幹不成。這難道還不應當引起我們的警覺嗎?
你是不是經常會這樣說:
“不行,我學得太苦了,得休息一下,腦子都混了。”
言下之意是說,大腦已經疲倦了,該休息了。
這是最後的藉口了。
如果說,其他藉口多多少少還有那麼一點點根據的話,那麼,這個藉口可以說不得毫無事實根據。
它完全是推脫者杜撰出來的延宕之辭。
人類的大腦與肌肉不同。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必然要產生痠痛感,而長時期的腦力勞動卻不會使大腦疲倦。如果你在長時間的腦力勞動後感到有些疲憊,那不是大腦的疲倦,而是身體的某些部位疲倦了。
略微回想一下最近一次長時間腦力勞動捕撈疲倦感受,是哪個部位最先感到疲勞呢?
眼睛,最有可能先疲勞,因為長時間盯著某物,眼部肌肉過度緊張所致。其次,頸部和背部肌肉也很快會發緊。
而大腦怎樣呢?你注意到沒有,當你停下手頭的工作,大腦仍就和工作時一樣,始終牌清新狀態。
我們不妨看個實驗。
有位女學生,連續12個小時從事腦力勞動,結果發現,她仍然始終如一地演示各種心理功能,只是效率上略低,但是,其原因不是大腦累了,恰恰恰相反,是身體的其他部位支撐不住了。
這個實驗要求她以最快速度作一段兩個四位數相乘的練習,一個跟著一個,不間斷地心算,連續做了解12個小時,竟沒有休息。實驗者一旁時刻測試著她的運算速度和準確性,發現效率始終沒有明顯的降低。最後,由於身體疲倦,加上飢渴的緣故,她才不得不停下來。
除了身體疲倦外,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很難做,或者,你對它根本就感興趣,可又不得不做,結果,你剛開始做的時候就犯嘀咕:是繼續做呢,還是停下來?開始就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