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一會兒,皇宮的上空便被強風扇起的濃煙籠罩住了。時而在煙霧的空隙處,看到低空飛行的B29轟炸機,探照燈光和照明彈發出的光亮交織在一起。天空少雲。皇宮四周的雲煙被地上的火焰映成令人不快的紅色,在搖晃著。
從吹上御苑越過壕溝,許多皇宮警察和警視廳特別消防隊員站立在南側的明治宮殿圍牆內的黑影處。
牆內伸手不見五指,牆外時遠時近地傳來敵機轟鳴聲、高射炮彈和炸彈的炸裂聲。牆內的人無法想象外面的情況。
他們在靜靜地待命滅火。有一名皇宮警察打亮電筒,看到高牆裡散放著許多木桶。因此時電池已成為貴重品,輕易是不使用的,所以無法看到所有各處。
孤獨,寂寞,但這些保護宮殿的警察都有一種責任感,精神顯得有些緊張。
在院內配備防火人員,是從3月10日皇宮內的建築物遭空襲被燒開始的。為便於進去補修宮殿頂樓,在幾處立有本條做的棋盤式的隔牆,高1米,寬1。5米。一遇警戒警報,皇宮警察就彎腰躲在隔牆裡。
院內亂七八糟地擺放著一些木堆,有的地方還搭有一些木板,高低不平。這裡白天也黑乎平的。在沒有空襲的時候,為了安全行走,曾進行過好幾次來回走路的訓練。往木桶灌水時,水漲出來弄溼了地面,走路也不安全。為了這事宮內省曾找過皇宮警察負責人,艱狠地批評了一頓。
宮殿由大小二十七幢建築物組成,均與走廊連通。為了在被炸時及時撤走,在藍綠色的銅屋簷下,架有幾百個竹樣子。並在周圍備有二十三臺手壓消防車,以及八十多個俏火栓和送水管。
這一天,敵機繼續轟炸了皇宮附近的高樓。各處燃起的大人,因風助人威,形成了巨大的火流。
空襲開始一小時後,強勁的南風吹來成百上千的火星,落到皇宮的樹叢裡。
進入明治宮殿院內的警察不斷聽到像小石子撞擊銅屋簷的聲音,皇宮已被黑煙籠罩,在黑暗中硝煙刺眼,併發出焦臭氣味。打亮電筒,也看不清煙霧。
在寬闊的吹上御苑西部的宮中三殿,在警戒警報發出的同時,等在地板洞裡待命的三十多近衛兵見到火星飛來,便馬上跳出來和道旁的皇官警察、警視廳消防隊員一起用消防車上的抽水機向屋頂噴水。宮中三殿包括神殿、賢所、皇靈殿和附屬建築物。這裡被認為是宮中最神聖的地方,神殿供奉八百萬(多的意思——譯者注)諸神,賢所供奉天照大神,皇靈殿供奉歷代天皇。特別是在賢所供奉的八咫鏡是天照大神的神體。原物供於伊勢神宮,宮中賢所供奉的是複製品,安放在附近的臨時賢所院內特造的防空洞裡。宮中給諸神都賦與人格,人們說這些神都象活著一樣。
原來規定,宮中三殿如未中彈不許噴水,但現在看來已經顧不上這些了。有幾顆燃燒彈落到屋頂上,火焰頓起。近衛兵登梯上屋頂,用防火鈞將燃燒彈和火焰打落。一名近衛兵用沾溼的草蓆將火焰抱起來,一同滾落到地面。
賢所內院的臨時地下防空洞很安靜,厚鐵門緊閉著。
這裡名叫“齋庫”。為經受住直落的大型炸彈,用堅固的水泥建造而成。內部約五十平方米,白木為牆,再覆以白絹,分成兩室。內室安放裝有八咫鏡的藤箱,外室點燃兩支常明燈。空襲時,有一名身著淨衣的神官,他的職名叫掌典,正襟危坐在那裡守護。內外室中間用白絹帷布隔開。
二重僑正門內側的崗樓上、宮內省樓上和圖書室屋頂上,都有近衛高射機關炮大隊的官兵手握20毫米機關炮監視著天空。但天空被濃煙覆蓋,視野被擋住,無法看到敵機。特別是怕開炮暴露了皇宮,因此除非受低空掃射,否則是不許開炮的。到現在為止還未鳴過一炮。
從皇宮外飛來的火球,越來越厲害了。
御文庫前的草坪和院內的樹木開始起火。火光中,清晰地映出站在御文庫屋頂上的侍衛的身姿。
這些煙霧透過換氣裝置侵入到御文庫內。侍從武官野田大佐從警護的侍衛手中接過天皇和皇后用的防毒面具,立即走進避難室,交給天皇和皇后。
每當遇到空襲,皇宮裡便有由宮內省男女職員組成的防空隊約一千一百人、皇宮警察約六百人、警視廳特別消防隊約八百人和近衛兵一起滅火。這天晚上,以明治宮殿為中心,佈置近衛兵約七千多人在各處滅火。擔當滅火的總計有一萬多人。
隨風飛來的火球落在皇宮內的樹上,消防隊員迅速跑去,將火滅掉。
凌晨1時,敵機離開東京上空,空襲警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