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肚子餓了、不高興了,也是會哭會鬧會發脾氣的。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不再出聲了呢?

兩兄弟肚子餓了,一起放聲大哭的時候,無論是爸爸,還是僱來照顧他們的保姆阿姨,都會先把奶瓶塞給歐宇辰。

然後溫柔地微笑著,對歐宇夕說:“你是哥哥,哥哥要讓著弟弟哦。”

兩兄弟還不會走路,小貓一樣,滾成一團,笨手笨腳地搶奪同一個玩具的時候。

無論是爸爸還是保姆阿姨,都會把玩具搶下來,交給歐宇辰,然後溫柔地微笑著,對歐宇夕說:“你是哥哥,哥哥要讓著弟弟哦。”

兩兄弟起了衝突、互相推搡的時候,每次爸爸或者保姆阿姨,也會溫柔地微笑著,告訴歐宇夕:“你是哥哥,哥哥要讓著弟弟哦。”

爸爸和保姆阿姨的話,歐宇夕聽不大懂。不過,如同巴甫洛夫試驗中的那條狗一樣,他漸漸形成了條件反射,牢牢記住——“要讓著弟弟”、“跟弟弟爭搶是不對的”。

他習慣了弟弟填飽肚子以後,才能輪到他吃。

他習慣了新玩具要讓給弟弟先玩,弟弟玩膩了,才能輪到他玩。

他習慣了弟弟推搡他,他也要默默忍耐、退讓,絕對不可以還手……

於是,爸爸和保姆阿姨看見他的表現,都很高興,自認為把孩子教育得很懂事,教育方法很成功。

他們會摸摸他的頭,和顏悅色地誇讚他:“夕夕真乖,夕夕真懂事,夕夕真是個好孩子。”

他們不知道,他們在無意中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旮旯小孩”。

這樣的孩子,在孤兒院那種地方,是沒辦法生存的。

孩子太多,飯菜總是不夠吃,所以大家都填不飽肚子。

偶爾有霸道蠻橫的,搶走他的飯菜,他不知道要奪回來,不知道要捍衛自己的權益。

於是,他的飯菜更頻繁地被搶走。

孩子太多,洗臉洗衣服的水盆只有幾個,每次需要洗洗涮涮的時候,水盆旁邊就擠滿了孩子。

他不知道要和別人搶著用,所以他基本上用不到,於是他的小手小臉、衣服總是髒兮兮的。

雖然他也厭惡自己身上散發出的、象是在馬糞堆裡打過滾的臭烘烘味道,可他沒辦法。

更悲慘的是,有孩子推搡他,開始或許是無意的。

但他不知道還手,也不知道抱怨、指責,反而象是自己做錯了事般,只是一味地退讓、退讓、再退讓。

這種畏怯的態度,無疑是在向對方釋放錯誤的訊號,變相鼓勵對方的行為,漸漸地,他就成為常常被推搡的那一個了。

哥哥的遭遇,歐宇辰是瞧在眼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