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們年輕人走了。”
劉彥無奈,只能讓她自己小心些。
原來是個老光棍
那個時候,小鎮上唱大班戲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能請來戲班子的人就更加了不起了,別人凡是提起就沒有不羨慕的。
開戲那天,不管是老人小孩還是年輕人,都早早帶著自家的板凳,在戲臺子下佔個好位子。小孩子們不一定看的懂,但就是喜歡那股熱鬧歡快的勁兒,跟過節一樣。
六點半開場,劉彥四點多帶著兩個孩子到那,就已經有不少人了。西水橋上零散擺了十來個小攤,都是買些瓜果零食的,他在橋上找到個空位,將攤子擺下。又招來兩個孩子,交代他們注意安全,“別亂跑,看見爺爺奶奶了就跟著他們,人那麼多小心些別被擠了,水邊不許去,我就在橋上看著,如果被我看見玩水,我不教訓你們,乖乖回去跪洗衣板,聽見沒有?”
兩個孩子被戲臺上傳來的零星幾聲鑼鼓響勾得心癢癢,一門心思想跑去看看唱戲的人是怎麼話臉的,心早就不在這了,這時候聽劉彥說教,只是胡亂點頭,也不知聽進幾分。
劉彥也知道他們閒不住,但該交代的還是一句不能少,“散了場就來橋上找我,如果貪玩來晚了,我可不等他,就自己到廟裡跟泥佛像一起睡吧。”
他又拿出兩張五塊錢紙幣,一人給了一張,最後說:“想吃什麼就去買,不要吃多了,小心壞肚子,去吧。”
兩個小孩歡呼一聲,一前一後奔進人群裡,一眨眼就看不見了。
劉彥眯著眼仔細搜尋,終於在戲臺子後面看見兩個人影子,這才放下心來開始做生意。
六點半時配樂準時響起,依依呀呀響成一片,好不熱鬧。戲臺上一拉幕,底下就是一片喝彩聲,一個短衣丑角兒連翻十來個跟斗,從戲臺那一角翻到這一角,站起來後穩穩當當,又毫不含糊地給翻了回去,底下觀眾看得興起,他翻一個就數一個,最後足足數了二十六個才到頭。
丑角兒翻回後臺,大幕就又給拉上了,鑼鼓聲也停下,臺上半響沒有動靜,底下觀眾等得不耐煩,年輕點的就站到椅子上喊,小孩子們瞧著有趣,跟著一塊喊,鬧哄哄的。倒是那些老人家,一個個穩坐不動,不焦不急,看來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
果然,沒多會,大幕又拉開了,這回出來還是個丑角兒,也翻跟斗,只是人家翻的是空心跟斗,一個接一個,從這頭到那頭,毫不停頓。
底下掌聲叫好聲一片,簡直要掀翻天了。
這場開場戲足足進行了半個小時,戲班子把所有絕活都給亮了一遍,才開始今晚的正戲——《玉簪記》。
其實所有的戲目內容上大概都是差不多的,不外乎窮書生與官家小姐的哀哀怨怨,青樓女子與世家公子的糾糾纏纏,沒什麼新意。幸好觀眾們大多也只關心旦角漂不漂亮、嗓音是不是足夠婉轉,小生是不是風流倜儻英俊不凡又滿腹經綸,至於內容俗不俗氣他們就不嫌棄了。
這《玉簪記》,講的是一位落第書生與道觀小道姑私定終身又被迫分離,之後終於團聚的故事。
臺上的書生尋著琴音找到小道姑,兩人正切磋琴技。
劉彥忙著招呼客人。戲曲一開幕,只看熱鬧不看門道的小孩們就坐不住了,一雙雙眼睛骨碌碌全粘到場外的小攤上,花生瓜子、蘋果香蕉、冰棒果凍還有各色小吃,哪一個不比這聽不懂的大戲來得吸引人。
劉思柏也乖乖回到他爸爸身邊,幫著找錢。
“一份餛飩。”
劉彥抬頭,凌雲端不知什麼時候站在攤子前。
劉思柏主動喊人:“叔叔好。”
凌雲端溫和一笑,說:“你也好。”
劉彥實在忍不住,說:“早上才吃了餛飩,晚上又吃餛飩,一天兩頓天天吃,你都不膩。”
凌雲端說:“怎麼,你不賣我?哪有你這樣的生意人,客人上門了還要往外推。”
劉彥回他:“我就怕你天天吃這個,到時候營養不良倒下了還要來賴我。”
凌雲端笑道:“放心,到時候跑不了你。”
劉彥失笑搖頭,不再回話。
黑小子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站在不遠處喊劉思柏,讓他過去。劉彥看看周圍,沒剩幾個客人了,就讓他去,等他跑遠,又忍不住在後邊喊:“別亂跑,不許去水邊!”
“知道了!”
劉彥回頭,見凌雲端正盯著他,表情似笑非笑,不由尷尬,“小孩子……總是不讓人放心,凌先生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