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後有人欺負謙兒,你會保護他,還是會與其它人一起傷害他。」司馬顒把他們兩兄弟的手扣在一起。
「父皇,勤兒真的不會了。」司馬勤看來是真心的。
「很好,一枝箭很容易折斷,但如果數枝箭綁在一起,就難以折斷了,列祖列宗傳下的江山,遲早有一日要由你們繼承,誰人繼朕即帝位,都需要兄弟輔助,社稷才會安定,朕寧願你們死掉,也不會容忍你們手足相殘,賢兒,你聽到朕的話嗎。」司馬顒開始向太子說教。
「父皇,兒臣清楚聽到,但若果有人要搶奪兒臣太子之位,兒臣不惜手足相殘。」司馬賢冷淡地說。
「朕告訴你,如果是你的,別人就搶不了,朕也不會容忍別人去搶,但如果你達不到朕的要求,那朕就只有告宗廟廢太子,若果如此,你是否就要逼宮謀篡,不惜父子相殘。」司馬顒勃然大怒。
司馬賢哈哈大笑,使父皇暴跳如雷。
第三十二章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這個道理,兒臣是明白的。」司馬賢桀驁不馴地說著。
「畜生,你說這話究竟是何用意,朕何嘗想過殺你的念頭,虎毒不吃兒,你是朕的骨肉,只要你不懷篡弒之心,你犯甚麼錯失,朕都可以包容。」司馬顒痛心疾首。
「父皇當年冊立兒臣為東宮,原來就是權宜之計,現在我外祖父臥病在床,勢將不起,兒臣既沒有價值了,是否應該早日向父皇上表請辭皇太子之位,以便父皇冊立那小雜種。」司馬賢憤憤不平,質問司馬顒。
「把心裡的話都說出來了,如果你有仁愛孝悌之心,朕不管你是否陳敬文的外孫,朕待你依舊始終如一,你是朕的嫡長子,你的東宮之位是朕賜予的,你的價值就在於對你的父皇盡忠盡孝,而不是整天想著如何殘害你的兄弟,以保著你的名位。」司馬顒看著自己的兒子,突然覺得他與前代戾太子,隱太子之流並無分別,為了皇室安寧,為了自己將來得以善終,為了旭兒,他要早日妥善解決此事,江山社稷絕不可付此人。
「兒臣遍觀前代史冊,於漢戾太子故事多有感悟。」漢武帝晚年多疑,猜忌太子和皇后母家衛氏勢大,終於導致奸臣構害,最後衛皇后和太子起兵反抗,兵敗後憤而自殺。
「朕剛才說了那麼多道理,你充耳不聞,嘻皮笑臉,現在還自比為戾太子,那朕是漢武皇帝,你母后是衛子夫吧,簡直執迷不悟,朕今日要好好教訓你這個逆子,長安,請家法過來。」司馬顒憤然怒吼。
「老奴遵旨。」李長安見皇帝要當眾責打太子,在想是否應該向皇后報告,最後決定還是不要插手。
「隨便,即使打死兒臣,也不會向父皇認錯,因為兒臣沒犯錯。」司馬賢毫無懼怕之色。
「勤兒,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這是《孝經》諸侯章第三里所說的道理,太傅應該曾經教授,你待會向謙兒解釋一篇。」司馬顒決定暫時不理會太子。
「勤兒知道,太傅確曾教導,只恨兒臣並無記在心頭。」司馬勤恭順地回答父皇。
「你既然知道自己的錯誤,朕這次便從寬輕罰,明天黃昏前你要抄寫五份孝經,然後親自把其中四份送給兄長和弟弟們,讓大家一起學習何謂孝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要小心。」司馬顒下定決心,要盡心保全這個兒子,不能讓他做李元吉第二。
「勤兒知罪,一定會從此洗心革面,孝順父皇,友愛兄弟,絕對不敢有負父皇今日的淳淳教誨。」司馬勤見太子被廢,只是遲早的事,父皇用孝經來點明自己,只要不再與太子結黨,仍然是他的皇子,可以繼續富貴,自己能夠不順從嗎,。
「司馬勤,你還真是見風轉舵,風吹那邊便擺那邊,你將來不要後悔今日的所作所為。」司馬賢對司馬勤的公然背叛,恨之入骨,威脅做了皇帝后會報復。
「很好,勤兒,回去告訴你的母妃,朕今年萬壽節時仍是會恢復她的妃位,不用惶恐的。」司馬顒再給他一顆定心丹。
「兒臣感謝父皇隆恩。」太子,我們的父皇是何等英明神武,憑你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難道真的就能兵變成功,登上帝位嗎,我可不打算為了你那句事成之後封我為親王的諾言,而斷送一生的榮華富貴,再說父皇也可能會立我為太子。
狗奴宮廷生活 正文 第9章
章節字數:5566 更新時間:08…05…11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