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當初搶掠美人的氣勢將人壓回去。即使是傷及了紳貴豪賈們的利益,牽動趙南柯親自出手干涉,趙平楨秉持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原則都硬生生將人頂了回去。
而吳褘首先要改的一條就是大穆的“運籌帷幄之中”的舊規矩。從前大穆的將領打仗,都是京中的文官們早早制定了戰略方案,遙控戰場上的局勢發展。這樣雖有利於皇帝的統治,後果卻是領兵的將領能發揮才能的餘地極小,且常常因訊息傳遞的緩慢而延誤軍機。
自古以來要變法都是極其困難的,趙南柯伊始雖有心支援趙平楨,奈何牽扯的勢力實在太多,使得他不得不退卻。然而趙平楨先前二十多年雖是閒著,但他耳濡目染了不少政治手段,自己在這方面又是天生高超,打親情牌、先斬後奏、行受賄賂、陽奉陰違、再加上深入禮部戶部的秦小樓的裡應外合……趙南柯對於這種政治無賴幾乎是毫無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由他來。
萬幸的是,趙平楨眼光極佳,並沒有信錯人。他領的鐵甲軍在對抗金人的戰事中七戰七勝,更有一仗用三千人以少勝多打贏了金人的九千兵馬,震動中野,也消減了不少國內的非議。可惜他上手打的幾場都是小戰役,最多的一次也不過斬殺金兵四千首級,尚未傷及金兵骨幹,兩國之間的局勢並沒有什麼本質變化。
秦小樓到達平城的那天,趙平楨正被軍中事務纏的脫不開身,是吳褘親自到城門外迎接的他。
吳褘和秦小樓也已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見面,他曾試著給秦小樓寫過兩封信,但秦小樓壓根沒有回他。
秦小樓遠遠地乘著馬車過來,只見吳褘領著一群人站在城門下,笑的見牙不見眼的。
秦小樓到了城下,吳褘命人開城納迎,自己則毫不客氣地鑽進了秦小樓的車廂,自說自話地命令車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