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者皆用為恥。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七十二章 皇袍血
不出所料,李敢死後,他的一雙兒女就被衛子夫以“保護他們免得再遭殺父仇人毒手”為藉口,接到了劉據身邊,兒子李禹做太子的伴讀,女兒則成了太子的中人。
尋常人家要送兒女到太子身邊服侍,都是難於上青天,李敢的夫人原本還擔心霍去病會在殺了李敢以後再為難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皇后主動提出做他們的靠山,李夫人自然是千恩萬謝,只差給衛子夫做個長生牌位供上。
“真是我的好姐姐好皇后……”聽楊得意報告完後宮的最新動向,劉徹用指關節扣著膝蓋,“去病,全都被你料中了。”
“原來是要把李家人當槍使。”霍去病緩緩地勾起嘴角,讓一旁的楊得意看得寒毛倒豎,“驃騎將軍草菅人命,皇帝又對我這個殺人兇手包庇有加,李家的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所幸皇后殿下一片善心,主動做他們的靠山,李家人面對如此大恩大德,焉能不報?接下來就該是利用李家的人對另外三位皇子不利了。要讓幼童‘夭折’,實在是簡單得很,就算效忠李家的武夫做不來刺客,暴露行蹤,皇后也可以一句‘我外甥害得他們成了孤兒,收留李家遺孤只是出於愧疚,哪想得到他們竟會為了報恩做出這樣的事?’推得一乾二淨。如果成功,行刺皇子的罪也是李家人為了‘報恩’犯下的,與皇后無關,要抄家要滅族,也只能抄李氏的家,滅李家的族,我在圍獵場上射李敢的那一箭就算是白射了。至於皇上沒有其他孩子可繼承皇位,自然是因為受我這‘藍顏禍水’迷惑,以後大概還會出現驃騎將軍是狐狸精之類的傳聞吧?然後皇太子作為皇上唯一的兒子,在皇上百年以後別無選擇地繼承王位,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能撼動衛家的勢力……真不愧是平陽公主,能設想如此周全。”
楊得意倒覺得真不愧是小祖宗,皇后一個簡簡單單的舉動,他就能從中看出如此多的計劃來。尤其讓楊得意覺得膽戰心驚的是霍去病後面的話是:“果然還是要和這樣的人鬥智才有意思。”
“嗯,是啊。”劉徹冷哼一聲,“你們兩個玩得盡興了,可都是拿我的孩子當賭輸贏的籌碼用。”
“要破此招也容易。皇上繼續在後宮多多努力,多開枝散葉,只要皇太子永遠不可能是唯一的兒子,算計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劉徹對這個提議更加嗤之以鼻:“有你這‘誤國奸相’在,‘朕’怎麼可能再有孩子?你給我生?”
他怎麼總也忘不了要讓霍去病給他生孩子的夙願呢?霍去病在心裡哀嘆。
“別拐彎抹角了,把你的對策拿出來吧。”
霍去病遞上一卷竹簡。
“什麼東西?”劉徹接過一看,發現是一份奏摺,上面寫道:
大司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過聽,使臣去病待罪行間。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中野無以報,乃敢惟他議以幹用事者,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忘,虧膳貶樂,損郎員。皇子賴天,能勝衣趨拜,至今無號位師傅官。陛下恭讓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原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聞皇帝陛下。
劉徹合起奏摺:“你什麼意思?”
“自然是為了維護我的皇太子表弟,所以請皇上封另外三位皇子為王,讓他們就國去封地居住,遠遠地離開長安,免得他們比我的皇太子表弟更會討皇上喜歡,以後搶了他的太子之位……”
“說人話。”劉徹打斷霍去病。
“如果另外三位皇子都在長安,不論是要同時陷害還是謀害他們,都非常容易。但如果一個天涯,一個海角,只要其中任何一個遇害,就會引起朝堂上的警覺,一個不小心就會牽扯出幕後主使。這樣三個人互為犄角,衛家的人就算想對他們不利,也沒法出手。當然,這事不能怪我——我可是一心為我的皇太子表弟著想,幫他去掉競爭對手,只是方法欠妥而已。既然動機是好的,年輕人做事欠考慮,又能怪誰?”霍去病到現在才覺得年輕真好,可以名正言順地裝傻,“何況膠東王可以當皇帝,三位皇子成為諸侯王以後,也照樣有機會做太子。”
劉徹撫掌大笑,當即擬旨封二皇子劉閎為齊懷王,三皇子劉旦為燕刺王,四皇子劉胥為廣陵厲王,擇日去封地赴任,接著長長的嘆出一口氣:“可憐稚子無辜,據兒也不過是個孩子,閎兒、旦兒、胥兒、還有李敢的那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