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缺點?再說好勇鬥狠又怎樣?你忘了西岐的周部落了嗎?周部落自古成湯以來,便是我大邑商的附屬。父王在世時,將周部落的首領季歷封為西伯侯。可季歷不但不感恩,還擁兵自重,意圖謀反,父王只能趁他前來朝貢的時候將他囚禁在大邑商。可週部落依然不知悔改,反而因為季歷被囚禁在大邑商期間意外致死,一直對大邑商懷恨在心。如今季歷的兒子姬昌更是恨大邑商入骨,甚至還曾打算出兵攻打我們。”
“難道太師忘了嗎?王兄已經把小妹嫁給了姬昌,還封他為西伯侯,姬昌也很高興地接受了,已經和大邑商交好。”
“交好不過是權宜之計。姬昌早已有反臣之心,會答應迎娶小妹,不過是因為還沒有兵力攻打大邑商,才採取的權宜之計。你沒看到嗎?姬昌雖然表面上對大邑商稱臣,卻不再討伐叛商的狄戎部落,反而去收買他們,只等自己坐大,便要來討伐大邑商。等西岐有了足夠的兵力,如果大邑商沒有一個足夠強勢的大王來對抗他們,我們就等著亡國吧。”
“太師,受德該不會真的是你的孩子吧?在你看來,他做什麼都是對的……”
……
一開始只是比干和箕子來和帝乙討論應該立誰做儲君,比干支援受德,箕子支援啟,兩個人爭論不休,到後面越說越不像話。帝乙終於忍無可忍,一巴掌拍在扶几上:“夠了!急著立儲君幹什麼?孤還沒死哪!”
比干和箕子這才住口。
“現在孤還年輕,孩子們都還小,看兩年再決定到底立誰為儲君。”帝乙把比干和箕子一起轟了出去。
*****
“這位是中宗太戊。太戊初繼王位時不事政務,在位第七年時,王宮的庭院中長出一棵桑樹,七天之內便長得枝繁葉茂。太戊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是因為自己不勤政事,王宮裡才會長出這麼一棵妖怪樹。聽說妖怪勝不過高尚的德行,於是太戊痛改前非,專心勤政,修德治國,那棵桑樹就自己枯死了。盤庚也是很偉大的祖先。盤庚繼位商王的時候,商王朝內憂外患。王室內部矛盾多多,許多王室貴族搶佔了大片土地、成群的牲畜和大量的奴隸,各自形成一股勢力,其次是各部落方國的實力也日益發展,導致大邑商人民長期處在動盪不安之中,怨言四起。於是盤庚決定遷都,找了一個理想的地方安居下來,最後定在殷地。可是朝中貴族好逸惡勞,不願拋棄多年經營起來的宮室財貨。為了阻止遷都,貴族們散發流言,說盤庚遷都,是把大家往死路上逼。盤庚卻沒有因此而發火,只是以祭祖為名,把貴族們召集起來,在王庭廣場的祭臺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說服眾貴族渡過黃河,遷到今天的都城。今天的九間大殿、王宮、還有我們現在所在的宗廟,都是當年盤庚先王建造的。盤庚的演說詞流傳至今,當時他對眾貴族說道……”
比干對著祖先牌位如數家珍,說了半天,卻聽不到回答。比干回過頭,就看見受德盤腿坐在地上,一手支頜,雞啄米一樣往前一衝一衝,還傳出細微的鼾聲。
到底還是小孩。比干輕輕地抱起受德,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下山回去。
秋葉漸落,涼風習習,帶著花草的香味。遠處的密林中不時傳出猿猴的啼叫,山路上只有踩上落葉的沙沙聲,更透出一股遠離人間煙火的寧靜。當初盤庚選擇在這裡建宗廟,就是看中這份遠離俗世煩擾的清幽吧?淡淡的薄霧繚繞在山間小道,猶如仙境,如果此時有人從旁邊經過,看到一個謫仙般的青年揹著一個小小年紀就長得英俊威武的孩子,肯定會以為他們是神仙下凡。
走了一會兒,比干感到環在脖子上的小胳膊緊了緊。
受德哼哼了幾聲,滿足地咂了咂嘴,卻是緊緊地摟住比干的脖子,用甜膩的嗓音喊了一聲:“叔父……”
“知道自己又做錯事了?”比干有些好笑地斜過眼看了看趴在他身上撒嬌的小孩。棍棒底下只會出逆子,每次受德犯錯,比干對他不打不罵,只會帶他來宗廟,向他灌輸列祖列宗的偉大功績,一直說到他睡著為止。七年過去了,受德已經能堅持到盤庚的事蹟才睡著,進步非常大。
“是父王‘覺得’我做錯事了。”受德不服氣地嘟起嘴。
“做錯什麼了?”
“不就是史官來教我和啟哥哥、仲衍哥哥識字、刻字嗎?先在龜甲上刻出範文,然後叫我們照著刻,說我刻得沒有啟哥哥和仲衍哥哥好,還說什麼‘字不成形,人不成器’。”受德故意怪模怪樣地模仿史官一本正經的語氣,“文字本來就是用來記事的,只要看得清楚就可以了,好看不好看,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