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你?那麼妙雲去哪裡了?”

“怎麼?”葉詠樂挑了挑眉,“就只准燕王殿下逃婚,不準人家魏國公不想嫁女兒?”

兩年以前,朱元璋就給朱棣和徐妙雲指了婚,徐達也挺想攀上這皇親國戚,想不到朱棣居然帶著葉詠樂私奔了,從此音訊全無,馬秀英出去找了一年多,卻連一丁點蛛絲馬跡都沒找到。徐達想著朱棣可能不回來了,幾次旁敲側擊地想讓朱元璋取消朱棣和徐妙雲的指婚,讓徐妙雲可以另行婚配,可是每次都被朱元璋打哈哈打回來。

難道朱棣一直不回來,徐妙雲就活該被他耽誤終身,一輩子老死在閨房裡?徐達自然不忍,就悄悄地把徐妙雲嫁了。他知道把皇帝指了婚的女兒另嫁,簡直是膽大妄為,也知道歷史上從來不乏可以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開國皇帝,他現在就處於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微妙地位,皇帝不怕狠不下心殺他,只怕找不到殺他的藉口。可是多少次在戰場上同生共死的經歷會形成一種比血緣關係更牢固的紐帶,更何況大明國北面依然有北元虎視眈眈,老一輩的武將卻已經七零八落,所剩無幾。徐達相信憑他和朱元璋的交情以及開國元勳的身份,就算他擅自嫁女兒的事被揭發,大不了也不過是辭了烏紗卸甲歸田,卻沒想到在戰場上同生共死建立起來的情義也經不起權力的腐蝕。

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就再也不是當初和兄弟們同生共死的朱總兵,而是一心要把天下歸為己有的大地主,做了沒幾年皇帝,便開始興風作浪。如果說朱元璋旁觀當年一起輔佐他奪取天下的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和天下第一謀士劉伯溫在朝堂上打口水仗,還只能說是出於一點作為皇帝的惡趣味,他後來縱容李善長把勞苦功高的劉伯溫逼到辭官返鄉還不夠,還要剋扣他的薪餉,簡直就是把人往死路上逼了。雖然作為武將,徐達和身為謀士的劉伯溫並沒有與其他武將那樣的交情,看到他被逼到如此地步,依然難免心有慼慼焉,想不到朱元璋還不滿足,最後竟坐視李善長扶植的傀儡丞相胡惟庸下毒毒死了劉伯溫。與古之張良、諸葛孔明齊名的劉伯溫居然是死在這樣一個跳樑小醜手裡,徐達都替他不值。

朱元璋容不下劉伯溫,或許就是不喜歡他那麼多彎彎腸子,徐達可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老實人,應該不會同樣遭到清洗。劉伯溫死後,徐達曾自欺欺人地如此安慰自己,可是接下來的事讓他無法再逃避現實——朱元璋看似幫著李善長,縱容愚蠢的胡惟庸出乖賣醜、拉黨結派,然後藉由這一個反面教材一舉推翻延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一個人大權獨攬,再借著胡惟庸謀反案血洗朝堂。從洪武三年開始,因為胡惟庸案上了斷頭臺的多達三萬餘人,其中包括明初開國六位公爵中的李善長和馮勝。

朱元璋連御賜免死鐵券的李善長都殺了,還有哪個功臣能免於皇帝的屠刀?原本常遇春早死,徐達還頗為好友不能看到他們的好兄弟朱元璋開創一個盛世而惋惜,現在他倒是羨慕早死的好友,可以不用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生怕哪一天朱元璋翻臉不認人,一家老小就都沒命了。原本如果徐妙雲嫁給了朱棣,朱元璋或許會看在兒女親家的份上放過徐達,可是現在徐妙雲已經另行婚配,徐達只能盼著朱棣永遠不要回來,不然他就是抄家滅族之災。可惜朱棣偏偏就是在這麼要命的時候被馬秀英找了回來,然後他和徐妙雲的婚事又被提上了議程。

徐妙雲已經出嫁,如今還懷著八個月的身孕,就算徐達硬把她從夫家搶回來,也沒法再嫁了。徐達的其他女兒要麼比徐妙雲年幼得多,要麼也已經許了人家,根本無法冒名頂替。可現在朱元璋正是忙於羅織罪名誅殺功臣之時,徐達交不出女兒,等於自己把脖子伸到朱元璋的屠刀下面,到時候只怕不僅是他一人性命不保,連九族都會受牽連。徐達左思右想都是死路一條,倒是他的幼子徐增壽提出朱棣其實另外心有所屬,也不願意娶徐妙雲,為今之計,不如把朱棣的心上人接過來,讓他代替徐妙雲出嫁,到時候不僅賣了朱棣一個人情,還能讓他們也幫忙隱瞞徐妙雲已經另許他人之事。徐達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便按照徐增壽說的辦,和他一起去找葉詠樂。

“你這幾天就住在徐達家裡?”

他有選擇嗎?如果事成,不僅是葉詠樂可以長伴朱棣身邊,徐達一家也有救了。為了不至於露餡,徐達和謝翠娥在葉詠樂身上可謂費盡心思。如果只是打耳洞和背徐氏族譜也罷了,——習武之人自然不會把打耳洞的這點疼放在眼裡,以葉詠樂的記性,記住徐家統共不過十來口人的“兄弟姐妹”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他還要練習穿衣化妝、梳頭打扮,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