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杜氏集團成立新的生產基地,舉辦剪彩儀式,陳心橋吹下牛皮,會有德國人的大額訂單,沒想到只有生產線的安裝工程師到場,引起媒體懷疑。
之後,某機構的研究員寫了一篇關於杜氏集團的六百字內部參考,徹底戳破泡沫,銀行不再借貸給杜氏集團,杜氏現金流枯竭,負債累累,媒體爭相報道,杜氏股價大挫,跌停。
僅僅六百字就點燃導火索,杜氏集團法律部還大張旗鼓的,要告該研究員散播謠言。
但法院裁定書認為,杜氏集團據以起訴的《應立即停止對杜氏集團發放貸款》一文,是登載在機構內參上,而法律相關解釋條款規定,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內部參閱的刊物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駁回訴訟。
如此一來,杜氏集團一波未平,又惹一波。
“那個寫內參的研究員叫什麼名字來著?”林紫玉以為找到線索。
“叫鄒馨湄,是個女的,本來默默無聞,沒想到因禍得福,藉機會小小揚名一把,還聽說馬上要出一本書,致敬她的導師不說,還要大寫特寫杜氏集團案例。”
林仲玉靠著沙發仰著頭,似乎很不喜歡這樣有心計的女人。
“看來這個鄒馨湄也算是個厲害角色了!”
“姐你欣賞她?”
“本來,女人上位機會少,此時不抓住時機,更待何時?”
“好吧好吧,反正她叫鄒馨湄,跟那個叫舟舟的,八杆子打不著!還有這個名譽訴訟,雙方律師也沒有叫舟舟的!報道的新聞媒體大多也是轉載這篇文章,少有親手動筆的,沒有叫舟舟的記者。”
林仲玉這麼一說,姐弟倆也只好跳過媒體輿論這一節,再往下想。
當時股市大跌,杜氏集團被調查,外部訊息已經瘋傳陳心橋積極配合,指認杜曉鵑一手策劃了子公司虛增利潤的行為,達到欺騙股民和銀行目的。
此後真相大白,香集舍公司從原料購進到生產、銷售、出口等環節,偽造了全部單據,包括銷售合同和發票、銀行票據、海關出口報關單和所得稅免稅檔案。
當然,萃取生產線也是造假,一系列原料入庫單、班組生產記錄、產品出庫單都是無中生有。
而華信會計事務所自然也被收買,在審計過程中,兩名會計師簽署無保留意見,向社會發布公告,完成了整個作假過程。
而在這個作假的背後,基本上就是一個生產經營不善、風雨飄搖的集團,透過虛構利潤飲鴆止渴,粉飾太平。
亡命賭徒在商場上越賭越輸,想要翻身,卻已經深陷泥潭。
林仲玉想到這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