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商人重利益,但王賢是趙慎多年的摯友,眼下趙慎和嚴子溪遇到困難,他自然傾囊相助。不得不說趙慎的考量十分周全,他帶著嚴子溪回京以後,唯一一個介紹嚴子溪認識的外人便是王賢,而王賢,也確實值得交付信任。
一行人以耶律信為首,喬裝成了王家商號底下的管事,大張旗鼓地往瓊州進發。為求逼真,王賢特地在船上裝了一倉庫絲綢,就算他們在路上遭到盤問,有了這些貨物在身邊也不至於露餡。
船上的大夫顯然是早就知道了嚴子溪的病症,一路上對症下藥,嚴子溪的病情倒也沒有因為長期的跋涉而加重。但若是想要根除,還是需要到明月樓找沈長青看過才能做決斷。
朝廷對於秦家兄弟的事情按住不發,不過時間久了,眾人還是能嗅出一絲不一樣的味道來:明國境內各城之間的進出盤查變得更加嚴格,好在王賢早有準備,給眾人做好了假的身份文契,他們進進出出才沒有露出馬腳。趙忻顯然是受到了文帝的打壓,雖然官方並沒有露出什麼口風來,但文帝幾日之內撤去了趙忻先前的各種職務便是最好的證明。民間有傳言說,文帝年紀大了,身體漸漸不支,本有意放權給下面各位皇子,但梁王不知因為什麼原因頂撞了文帝,這才被革去了官職。至於一向縱情山水的寧王,據說已經於數日前離京,繼續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去了,自然也不會在朝中路面。
沒人知道,金碧輝煌的深宮之中,曾經發生了怎樣一場風暴。
寄予厚望的皇位繼承人一夜之間遭遇不測,饒是心如鐵石的文帝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可他畢竟是堂堂的天子,即使心裡再是惋惜,也不能將情緒透露分毫。
趙忻的地位是無論如何也保不住了,文帝年輕的時候遭受過親兄弟的背叛,最痛恨兄弟倪牆的戲碼,即使要把皇位傳給旁支,也不願再讓他接手朝中的事情。不過趙恆和趙慎相繼出事,趙忻怎麼說都是文帝唯一的血脈,即使是文帝也不願意將此事伸張開去,只是找了個最為體面的方式保留了皇家的尊嚴。
趙忻原本只是想借機讓趙慎失勢,不料碰上趙慎以命相搏,實在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眼下趙慎雖然不能再阻礙他什麼了,可他要想東山再起,也幾乎已經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傷勢痊癒的趙慎辭別了王家祖孫,輕車簡從踏上了同嚴子溪匯合的道路。他先是去橫城同王賢碰頭,得知嚴子溪等人正在前往瓊州的路上,便傳信沈長青,表示自己安全無恙,隨即馬不停蹄趕往瓊州。
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之後,一切終究還是在往著好的方向發展。
趙慎的失蹤讓文帝又驚又痛,一時間失了往日的沉著,傳旨下去命人不惜一切代價搜尋寧王的蹤跡,倒是將秦家兄弟身上的案子暫時拋在了腦後。
第二日,影四的屍體在下游近岸處被找到。由於墜崖之時的刮擦,加上後來又在水裡泡了許久,屍體早已經面目全非,根本看不出生前的容貌來,但從身形和衣著來看,此人就是趙慎無疑。
訊息傳回皇城,文帝彷彿一下子蒼老十歲。他怎會不知趙慎一直在暗地裡庇護著秦家兄弟?只是在他看來,趙慎從小就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一旦事情驚動了朝廷,自己這個兒子總會搞清自己的立場。可是他萬萬沒有料到,趙慎寧可自己豁出一條性命去也要放走秦家的兩個兄弟。對於文帝來說,趙慎出事,他不僅僅是失去了一個最中意的兒子,更是失去了自己唯一認可的繼承人。他已經年逾花甲,雖然身子骨還算硬朗,但終究上了年紀,需要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他的兩個兒子中,趙忻心胸狹隘,顯然難當大任,這趙家的江山,除了趙慎,他還能放心地交給誰呢?
可惜天不遂人願。他器重的兒子,竟然為了一個男人連性命都可以不要。
文帝不吃不喝,在御書房整整枯坐了一天。再次坐到朝堂上的時候,他已然有了自己的打算。當朝天子依舊氣勢逼人,雖然眼底隱隱有一絲疲憊的神色,但絲毫不影響他的殺伐決斷。寧王遇害一事密不外宣,文帝只輕描淡寫,革除了梁王趙忻的所有職務,將其發配至邊關戍守——心懷叵測之人,終究不配坐在這龍座之上,即使百年之後江山落入趙氏旁系之手,也好過將皇位交到一個暴君手裡。
朝中的官員有不少都隱隱聽到了動向,但此事涉及宮闈鬥爭,文帝此時又正在氣頭上,一時間竟然無人敢出來說話。
同一時間,迎親隊伍到達了橫城。幾個管事前夜都沒有休息好,一到了橫城就忙著找客棧補眠,只留了幾個人負責照看他們帶著的彩禮。耶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