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下揚州”。於是聖天子一聲令下,便有了這次巡遊。
說起來,楊約可算得大能人。奉命督造楊廣巡遊乘用的大小船隻數千艘,竟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而且令楊廣甚為滿意,也屬費盡了心機。楊廣乘坐的龍舟,高約四丈五尺,寬有五丈左右,長達二十丈。建有四層樓閣,設有金殿和東西朝房。也就是說,楊廣在船上亦可履行洛陽宮廷的上朝儀式。二三兩層,共有一百二十個房間,無不貼金飾玉,裝錦掛綺。底層為王義等太監起居處所。按理說這一艘船的一百二十個房間,便足以容納三宮十六院與諸嬪妃。楊廣卻不然,他又專為皇后蕭娘娘建造了翔縭舟,其裝飾與龍舟無異,只是規模略小而已。不僅如此,他還為雲昭訓、容華夫人、夢秋等嬪妃建造了浮景舟。僅是樓閣減為三層,長度仍達十五丈。此外,又建兩層樓的漾彩舟三十六艘,供十六院夫人及眾美人居乘。以下為一層的朱鳥、蒼漓、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武樓、道場、玄壇等號船艦共約三千艘,分載諸王、公主、百官、番使,甚至僧尼道士,以及日用器物。為確保安全,同時建造平乘、青龍、艇軻等護衛船隻三千艘,裝載十二衛所的護駕兵將十萬人。這六千餘艘船隻,僅拉縴的“殿腳”即達八萬人。所謂殿腳,即兵士、太監、宮女身著錦繡彩服的拉縴者。整個船隊,首尾相連綿延二百餘里。當楊廣從顯仁宮出發,從洛口登上龍舟,經過五十餘日,隨從的船隻才剛剛出發完畢。可見其陣勢之大,堪稱空前絕後矣。再加上沿河兩岸,步騎兵將護送,多達五十萬之眾,旌旗遍野,人聲鼎沸。沿岸兩側五百里內都要進奉食物,而且俱為水陸珍品。每一州縣動輒進貢數百車,食物大都吃不掉就地拋棄。
楊廣的出巡,確實是耗資巨大。好在隋初國力強盛,楊廣繼承的是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二十年積累下的豐厚遺產。當時人口由後周的四百萬戶,猛增到八百萬戶。耕地增加四倍,糧食多得府庫都容納不下。據測算,當時積累的財物,足夠百姓坐吃五十年,可見社會財富之巨大。正是這豐厚的積蓄,才使楊廣得以恣意巡遊取樂。
這一日船近揚州,楊廣的心情格外興奮,闊別十幾年的故地,今以君臨天下的身份重遊,自然別有一番感觸。他又登臨龍州頂層,憑欄遠眺,煙花如畫的揚州城歷歷在目。正自陶醉之中,王義近前啟奏:“萬歲,有緊急邊報呈閱。”
楊廣不肯移開目光,順嘴吩咐:“念。”
王義遵旨誦讀:“契丹十萬精兵,大舉進犯營州,我守軍英勇抗擊,終因寡不敵眾,以至全軍覆沒,五千將士壯烈殉國,營州失陷於契丹。我大隋子民倍遭契丹鐵蹄踐踏……”
楊廣已是怒不可遏:“契丹如此猖狂,真是蚍蜉撼樹,我大隋疆土,豈容胡賊侵佔。”
“萬歲,救黎民,振國威,當發兵收復失地。”王義放膽進言。
楊廣稍作思索:“立即宣召宇文化及、楊玄感、李淵進見。”
少時,宇文化及等奉命來到龍舟。楊廣講述了營州失陷的經過,然後問道:“哪位將軍願領兵出征?”
三人誰不明白聖命難違,幾乎同聲回答:“願聽萬歲差遣。”
“宇文愛卿,要多少人馬出戰?”楊廣首先點到宇文化及。
“雙方交兵,至少要勢均力敵。請萬歲調集十萬雄兵,臣定能驅逐契丹,復我營州。”宇文化及信心十足。
“李愛卿,若是派你出征呢?”楊廣又問李淵,看來他是意在幾人中作一下比較。
“臣以為,僅是趕走契丹,未免仍留後患。既然出征,當將其擊潰。”李淵更高一籌。
“但不知李卿要多少兵馬?”
“二十萬足矣。”
楊玄感在一旁冷笑。
楊廣剛要對李淵表示讚賞,見楊玄感的樣子便問:“楊愛卿為何發笑?”
楊玄感語出驚四座:“臣可不用一兵一卒,收復營州,生擒胡酋。”
宇文化及嗤之以鼻:“大白天說夢話。”
李淵想,楊玄感既敢賣弄,也許能做得到:“請問楊大人有何妙計?”
楊廣卻是不信:“楊愛卿,商議軍情大事,可開不得玩笑。”
“臣若不能兌現諾言,願立軍令狀,以頭顱擔保。”楊玄感態度極其認真。
楊廣感到不可思議:“你如此自信,即刻把用兵方略詳細奏來。”
“萬歲,為臣只有一個要求。”
“怎麼,剛剛說過不要一兵一卒。”
“臣請萬歲降一道聖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