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礙,對萬歲不利,還請萬歲三思。”

楊玄感這番話還真把楊廣說住了。楊廣倒不是發了惻隱之心,他是不願在百官面前虧理。他想起了對付楊素的手段,要楊玄感去死還不便當,何必當眾勉強問斬呢。於是,他放聲大笑起來:“楊玄感,你還真正是男子漢,朕要將你問斬,你卻不曾被嚇頹失態。現在你該明白了,適才朕也是試探。若真想殺你,朕也就不會叫住你再問話了。”

楊玄感伏地叩首:“謝萬歲的玩笑,只是這種玩笑,做臣下的可是生受不起。”

“平身吧。”楊廣又饒有興趣地問,“楊愛卿,那啟民可汗果然忠於我?”

“丹心一片,決無二意。”

“那東突厥風光如何?”

“不乏塞外的雄渾,與這江南水鄉的纖秀,恰成鮮明對照,別有一番壯闊的韻味。”

“如此說,朕倒要去看上一看。”楊廣生性好動,已是躍躍欲試。

“萬歲北巡,體察民風,威鎮北疆,諸胡懾服,不失為聖明之舉。”

“好,朕一定要去榆林一遊。”楊廣已是下了決心。

楊玄感總算化險為夷,保住了性命,但他也已嚇出了一身冷汗。透過這件事,楊玄感更加認識到,楊廣不會放過自己,收拾他只是遲早而已。他也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即把握時機,相機起事,決不能引頸等死。

席間的楊約,見侄兒楊玄感已無事,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他認為楊廣是在開玩笑,便接著適才的話題說:“萬歲對東突厥及榆林興致如此之高,可不該丟下西突厥呀。”

“你的意思是……”楊廣一時不甚明瞭。

“西突厥地處西域,在我大隋張掖郡以西,其主處羅可汗,一向存有遊離我大隋之意,貢品時有欠缺,即使勉強送來,亦往往以殘破充數。”

“處羅如此可惡!”楊廣已是動氣。

“正是,”楊約接奏,“西域共二十七國,另有吐谷渾國較為強悍,亦對我大隋敬而遠之。臣以為,若聽任他們藐視天朝,則我泱泱大國天威何在。”

“西突厥、吐谷渾膽敢與我大隋為敵,朕必令其國破家亡。”楊廣態度鮮明。

李淵覺得楊廣的想法危險:“萬歲,西域路途遙遠,且又瀚海無邊,鞭長莫及呀。”

楊約不肯放棄自己的想法:“西突厥就是以為關山迢迢,路途艱險,認為我大隋奈何他不得,方敢如此放肆。”

“朕主宰華夏,屬國誰敢不遵。漫說西域,便天涯海角,也要插上我大隋旌旗。”隋當時國力強盛,楊廣說話也氣壯,“嬴政、劉徹都曾拓土開疆,揚威四夷,朕難道不能後來居上嗎?”

宇文化及要討楊廣歡心:“萬歲氣吞山河,英雄氣概,揮手指處,西域若不臣服,末將願率軍擊破之。”

楊廣把一支烤羊腿送進口中大嚼:“西域二十七國,朕定要吃掉。但朕亦獲悉,那裡戈壁茫茫,滴水皆無,寸草不生,連天荒漠,若是一塊無肉的骨頭,那就犯不上為它興師動眾了。”

“萬歲,其實不然。”楊約奏答,“陽關以西,雖說瀚海無涯,但並非不毛之地。二十本國所在,皆為荒漠中的綠洲,彼處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瓜果飄香。尤其是少女,高鼻藍目,肌膚細膩,別有一番風韻。”

“如此說,朕倒要親往一遊。”楊廣又動了巡幸之念。

李淵又加規勸:“萬歲,西域相隔萬里,途中少有人煙,飲水困難,不可輕動萬乘之尊。”

楊廣有些不喜:“李卿,朕不過是隨意而言,你何必當真。”

“萬歲,臣以為當去一遊。”楊約極力鼓動,“西域路途雖險,但古來商賈不絕,且有三路可通。即自敦煌起,北路走伊吾,中路出高昌,南路下鄯善。如今我大隋國力強盛,擊敗西突厥、吐谷渾,輕而易舉,則西北二十七國必將歸屬我朝。萬歲將建千秋偉業,功績彪榜史冊。天賜良機,不可失也。”

“楊卿之言,甚合朕意。”楊廣對楊約大加褒獎,“楊約進言有功,功在社稷,賞賜錦帛五百段。”

楊約離座跪倒謝恩:“萬歲萬萬歲!”

至此,楊廣堅定了經營西域的決心。

公元608年,楊廣派楊約為撫西正使,宇文化及為副使,率一千人眾,出張掖下高昌,向西突厥領地進發。時值初春,若在洛陽已是紫燕穿柳浪,彩蝶舞花間了。而西北隴右的河西走廊,卻依然殘存著寒意。隊伍早起出行,薄霜還依戀著枯草,遠處的雪山,高昂著蒼蒼的白色頭顱。勁風捲著飛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