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行使了皇后權威固然心理上產生了快感,但想起為此開罪了楊廣,那一點愉悅便煙消雲散。她派人哨探過了,楊廣仍賭氣呆在御書房中。這大熱的天,若憋壞了身子如何是好?她心疼了,也擔心楊廣從此記恨自己。
劉安極善察顏觀色:“娘娘,莫如去把萬歲接到永安宮來。”
“要接你去。”蕭娘娘一時放不下架子。
“此刻奴才見了萬歲,還不被罵個狗血噴頭。”劉安哪敢去捋虎鬚。
蕭娘娘權衡再三,另派個太監到御書房去請楊廣。少時,太監無功而返。蕭娘娘又不肯服軟,一時也無主意。眼見得落日為遠山吞沒,黃昏的帷幔披上皇宮。對楊廣的關心,使蕭娘娘又別出心裁,她命劉安以安車載上夢秋,一直送入御書房。劉安未敢入內,只在門外候信。
夢秋如輕風彩霧般飄到楊廣面前,倩笑嬌聲:“萬歲,時當酷暑,不可過於勞累,請到妾妃院中休息,晚膳業已備好。”
楊廣攬住她腰肢:“你小小年紀,卻甚多情,倒敢主動拉朕去臨幸。”
“妾妃可沒這個膽量,這是蕭娘孃的一番美意。”
“是她。”楊廣推開夢秋,“你且回宮去吧,朕今晚哪兒也不去,就在這御書房過夜。”
“萬歲,何苦嘔氣呢,豈不辜負這一刻千金的良宵。”夢秋再次靠在楊廣身上。
楊廣再次推開:“莫再糾纏,回宮。”
夢秋見楊廣態度僵冷,被閃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默默退出。
這一夜,楊廣未能成眠。他哪裡看得下書去,心中反覆盤算,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嗎?也不能隨心所欲嗎?楊廣自成人以來,度過了第一個沒有女人的夜晚。
第二十七章 被俘蒼巖山
淡淡的烏雲塗抹在廣瀚的蒼穹,點點滴滴時斷時續的雨星,無聲地飄落在幷州大地。黃河之東的太原城,瑟縮在薄薄的陰霾中。西門外那數不清的五顏六色的旌旗,那猶如莊稼地般望不盡的刀槍,那偶爾引頸長嘶的戰馬,都給這古晉大地增添了幾分凝重。五萬大軍,數十員戰將,頂盔貫甲,整裝待發足有一個時辰了。然而,幷州總管府內,關於如何進兵,實現什麼戰略意圖的爭論,依舊沒有結果。
楊諒的汗水,從金盔內流下臉頰,陰雨本已使暑熱退避三舍,然而心火卻燒得他熱汗淋漓:“別爭了,本王決定,兼用王兄楊秀與司馬皇甫誕二策,東出西進,兩路並舉。”
“千歲,萬萬不可。”皇甫誕懇切再諫,“我軍五萬,並不為眾,分之更弱,理當傾全力直指關西。再者,我部將士,族屬多在秦川,西進乃將士所盼也,必會拼死效命,則勝券穩操,指日可下長安。”
“不妥,此乃下策。”楊秀堅持己見,“楊廣兵強勢盛,當避其鋒芒,不可行以卵擊石之蠢舉。王弟當以黃河之險佈防,以少量兵力阻止敵軍渡河,而我五萬大軍,東出娘子關入井陘盡掠燕趙之地。待有此鞏固之後方,徵山東、河北之丁壯,我軍可增至五十萬。那時軍威浩浩,糧秣豐盈,西征方保全勝。”
皇甫誕針鋒相對:“西進!”他的支持者也都同聲附和。
楊秀寸步不讓:“東征!”贊成楊秀意見的亦大有人在,紛紛表示看法。
在場的顯要人物中,惟獨兵曹元禮一言未發,他在靜觀事態的發展。
楊諒被皇甫誕、楊秀幾乎吵昏頭,他見元禮守口如瓶,便想聽聽他的想法:“元將軍,你尚未發表高見。”
“在下不勝惶恐,千歲垂問,敢不直陳拙見。”元禮早已心中有數,“博採兩策之長,誠為上策。優勢兼顧,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楊諒聽得頻頻點頭,也更加拿定主意:“本王決心以定,兩路出兵。”
太原城頭,楊諒一身金甲英姿勃勃,面對城下五萬將士,慷慨陳詞:“大隋不幸,奸佞得勢,楊廣弒父霸母,楊素之輩助紂為虐。我等皆熱血男兒,怎能容忍魑魅魍魎倒行逆施。今本王迎天順人,高舉討逆大旗,為天請命,解民倒懸,神明庇佑,將士用命,定將勢如破竹,直取長安。那時,各位皆開國元勳,本王當不吝封侯之賞。”
五萬之眾,同聲歡呼:“願隨漢王討賊,肝腦塗地,在所不惜,攻克長安,生擒楊廣,為先皇祭靈,擁漢王登基!”聲震原野,恰似雷霆滾動。
楊諒為這聲勢感染,鼓舞,眼噙淚花,向大眾深深一躬。
城下又復歡呼:“漢王萬歲!漢王萬歲!”
楊諒激動地跳上女牆:“將士們,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