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沒有什麼大製作電影,比較消沉,唯恐熱度不夠,擔不起票房。而眼下,容庭的實力被證明,戚夢三言兩語就最終說動了對方,演出合同一週之內就躺在了戚夢的郵箱內,簡直是大快人心。
陸以圳的熱度緊隨其後,吳永欣白撿個便宜,當即給陸以圳安排了兩個專訪,開始透露拍電影的事情,順便接了個價格不菲的廣告,狠賺一筆,她順便打電話給高思源,賣了個人情,透過自己的關係,迅速給劇組安排了一個綜藝節目,將《丹心》的先導宣傳期整整提前了一個禮拜,希望藉著這股東風,讓大家更關注陸以圳。
而與此同時,新藝娛樂也正式與謝森、容庭、陸以圳簽訂合同。一千五百萬的投資預算開始逐漸到賬,發給廣電總局的立項申請也被如期批准。謝森的老搭檔宋豐年拿到了其中第一筆款項,出任選角副導演,為陸以圳遴選演員。
五月中旬,《鮮橙愛情》劇組班底正式啟動組建,謝森出任監製,新藝娛樂派出了經驗豐富的製片主任林勝東,兩人首度合作,為陸以圳挑選出了圈內價效比最高的攝影班底、燈光師、道具組……等等。
有謝森的金字招牌和林勝東的豐富人脈(為什麼不用謝森的人脈?因為謝森啟用的班底陸以圳請不起……),不過短短一週,整個劇組的草創班子就基本定了下來,合作合同進入草擬階段,只等著最後開拍檔期的敲定。
“六月剛好,時間比較寬裕,天氣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反正在北京拍,暴雨的時候就拍雨戲,有陽光就拍正常的,省錢省事。”謝森敲著桌面,給出自己的建議。
林勝東搖搖頭,“我覺得八月比較合適,《丹心》七月中旬上映,提前一週會在國內三個城市點映宣傳,到時候可以帶一下陸以圳這邊的話題。”
“七月中旬太晚了,最好六月就能開機……”謝森實拍經驗不知豐富多少,深知拍攝過程中變數諸多,宜早不宜遲。
而林勝東代表新藝娛樂,不願意在開機之後,因為導演缺席而停擺拍攝,那可是流水的錢啊……
兩方僵持多天,最終才定下日程,預計在七月初開機。
一天天,都有雪花似的郵件飄向陸以圳的郵箱。
焦頭爛額的陸以圳,最終只能讓公司幫他把陳坦重新請了回來做助理,專門負責幫他整理一些必要的檔案。而一些相關的應酬,則都交給暫時還不需要拍戲的容庭出去周旋。反正他也是製片人,又是人人都知道的“陸以圳的好友”,甚至從咖位上來說,他也比陸以圳大了不知道多少,沒有人會為此感到不滿。
然而,儘管能交給別人幫忙的工作都一項項分擔出去,陸以圳卻還有一樁最困難,也最沒有人可以替代的工作等著他——《鮮橙愛情》的分鏡劇本創作。
五月底,初夏的北京已經顯露出燥熱的端倪。
天幕剛一黑下來,陸以圳就迫不及待開啟客廳裡全部的窗戶,然後四仰八叉地坐在大理石地磚上,反覆讀著《鮮橙愛情》的原著。
這本小說兩年前在網路上大火,被網友評為年度最虐言情小說,照理說,眼下以大團圓為主的小說市場上,這種悲劇結尾的故事,本不該得到讀者這麼強烈的追捧,但出版以後,這本書又迅速拿到了圖書公司的月度暢銷榜第一名,於是,新藝娛樂當即買下了它的影視版權,並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的編劇,聯合改編完成了作品的文學劇本。
陸以圳在讀過幾遍小說之後,很快就分析出了這本書暢銷的原因。
這是一個發生在大學校園的故事,是現代悲劇版的“灰姑娘與白馬王子”。
在水果店賣橙子的盲人女孩因緣際會與家境優渥的男主人公結識,因為雙目失明,女孩有著十分敏銳的聽力,而男孩又恰恰熱愛音樂,自小希望成為一個小提琴家,卻被嚴苛的父母斷送夢想,強行送入大學學習商科。高山流水遇知音,男女孩相愛,歷經種種掙扎、家人的阻攔,最終得以悄悄在一起。他們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時光,男孩卻因為車禍,離開人間。而在過世之前,男孩不顧家人反對,簽下了角膜捐贈的同意書,幫助女孩恢復了光明。
和戲劇理論差不多,真正偉大的作品往往都是悲劇,悲鳴令故事深刻雋永,不圓滿反而會成為經典。這本書並非是以男女之間俗套的誤會、隱瞞導致悲劇,恰恰相反,男女主人公在相愛的時候經歷了非常甜蜜的過程,他們彼此信任,彼此相愛,正因為過去的記憶太令人感到美好,等到真正天人永隔的那一刻,才會讓讀者發自內心的感到悲愴與惋惜。
陸以圳總結出這一點,立刻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