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將軍神蹟,甚是敬佩,將軍神才,何不歸順我朝,共圖霸業。”
史長雲無懼朗笑:“雲,生是晉國人死為晉國魂。”
聞人謹遺憾地看著眼前的人,驚世之才,卻要隕歿在今日。策馬離開,留下一句話。
“誰人能得史長雲頭顱賞金十萬。”
眾人一擁而上,不知誰的長矛刺進史長雲胸膛,史長雲借勢斬殺了幾名敵軍之後跌下懸崖,落下的一瞬間,望著黑黃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笑。
朝靖,長雲此生做到從一而終,信守當年的誓言,從未負你,長雲,不悔……
朝靖,朝靖……
蘇闕收回目光,從懷中拿出殘簡,看著那熟悉的小篆。
“闕兒今日看了什麼書?”
蘇闕手捧著一本李賀詩集,雙目炯炯有神地看著史長雲:“李先生的這詩,氣勢磅礴,豪邁激昂卻又憤激不平,讓闕讀了甚是感嘆。”
史長雲接過詩集,映入眼簾的正是《南園十三首》中的第五首。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史長雲拿起一旁的狼毫,沾點墨水之後,揮筆寫下這首詩,整齊的小篆,而霸氣的勾尾別具特色,迎面而來的莊嚴而輕狂之感。
“這也是我最喜歡地一首詩之一,李先生胸懷國家之情,讓我很是佩服。”
“但是闕兒覺得,李先生不若將軍,李先生只能用筆墨來表達,而將軍卻是真正上戰場,守護晉國。”
史長雲看著眼前人兒滿是欽佩的目光,不覺笑意滿懷。
“不過際遇不同,李先生不若雲這麼幸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蘇闕喃喃著,轉身看著在自己身後的簡子魚。
“子魚,這次回宮,你不要跟著我進宮,去從軍,守護我國這大好山河。”
簡子魚聽著蘇闕念地詩句已經是熱血沸騰,加上之前發生的事讓簡子魚深切地想要權利,這樣才能守護眼前的人,現下聽到蘇闕的話,單膝跪地,雙目緊緊地望著蘇闕,眼中星輝四散。
“子魚正有此意,定不負主子的期望。”
“言安怕是要著急了,回去吧……”
蘇闕走下城牆,簡子魚收起激動的心思,跟在蘇闕後面,兩人身後是無盡的白色和仍然冷然地下弦月……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跑八百了,很累沒有想法就木有更了~抱歉啊~~~然後論家寫蹦了嗎?求意見~~表示無奈~
取而代之
第二十四章取而代之
幾度風雪紅塵亂,再看,取而代之影相殘……
日夜兼程,沒幾日大隊人馬已經臨近渠城。渠城是一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即使是冬天,幾乎不曾飄雪。因為畏寒在馬車裡蝸居了幾日的蘇闕,此時也按捺不住,從馬車中出來騎上了一匹精壯的黑馬。騎著黑馬,感受故土那熟悉的空氣,迎面而來的風更是讓蘇闕渾身舒暢,不覺間笑意染上了眉宇。
遠遠望去,渠城高聳的城牆靜靜地矗立在那裡,不想鬱血關那般的蒼涼,給人一種莊嚴厚重的感覺。城門口右相領著一干大臣翹首而盼,面容激動,有些大臣甚至老淚縱橫,相互持扶著。看見大隊往渠城而來,右相淚眼欲泫地上期撲到在蘇闕的馬前,高聲直呼:“太子殿下,臣等盼太子回晉甚久了。”說著還挽起袖角擦拭著眼淚。而右相身後的大臣更是滿臉激昂,紛紛效仿右相撲地俯伏,具是高聲痛呼:“臣等終於盼到殿下回晉了。”
蘇闕啼笑皆非地看著眼前的一干人等,這些人是真盼自己回晉,不過盼的是回晉任有其擺佈罷了,而那些真的盼著自己的人,怕是都在若齋苑坐立不安吧。蘇闕想起那些老臣不覺間嘴角滿是暖意,這落在右相眼裡,右相滿心嘲諷,還是一個不識人心的無用之人,自己有何懼,面上越發恭敬,真真是渾身顫抖。蘇闕連忙下馬,雙手扶起右相,頃刻間也是淚眼盈眶。
“我不在這些日子,多虧了右相盡心竭力輔助父皇,而這些日子父皇父皇不適,右相必是甚為勞累,鞠躬盡瘁了。我代表百姓感謝右相的大德。”
“殿下,這乃是老臣分內之事,怎敢居功。臣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待殿下歸來時,能無後顧之憂。”右相顫抖地握著蘇闕的手。
“右相莫要謙遜。”
這在表面看來真是一個君臣協和的場景,只是暗中湧動的潮水,已是波濤洶湧,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