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什麼都回不去了。如今的自己依舊多愁善感,但是他已不會為這傷感而改變什麼。
既然這件事情了結,下面的任務就是將江湖恩怨——那張牽連甚廣的秘寶圖永遠從世人眼中抹除。換言之,需要將罪魁禍首,為之放出無數假訊息,煽動江湖血雨腥風的趙匡胤,從這世上除掉!這樣,龍脈得以保全,天下得以安定。
呂子蒙謀劃此事已久,卻仍有兩樣擔憂。一是趙匡胤影衛眾多,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縱使勉強出手,也沒有脫身的可能了。二是即使趙匡胤死去,朝中依然有大臣和其胞弟趙光義對南方國土虎視眈眈,難免不會也生出奪取秘寶,統一天下的想法。
呂子蒙一邊暗中籌謀,面上仍是按照宋太祖吩咐出兵南下。
公元965年滅後蜀,971年滅南漢,975年——出兵南唐。
大軍兵臨城下,身穿白衣銀甲的青年佇立在南唐皇城之外,心中五味陳雜。
他不是沒有想過,自己會和那人在這樣的情境下相見。他只是想不通,那個曾經意氣風發,寧願捨棄自己,也要奪取天下的李重光到底去了哪裡?為何會丟下他的社稷!為何會丟下他的百姓!任由宋朝鐵騎踏過他心愛的江山!
為何!?
將大軍安頓在城外三十里處,當夜呂子蒙便換上夜行衣,悄悄先行潛入南唐後宮。他一定要親自弄了清楚,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那個人,他終究無法放下。世上總有那麼一個人,你們風風雨雨,你們同舟共濟,你們反目成仇,但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是會惦記他。會有這麼一個人。
南唐皇宮的大殿燈火通明,坐在王位上的卻不是李煜,是個頭戴鳳冠的女子。
呂子蒙在樹梢的暗影中觀察片刻,終於回憶起來,這女子——不正是那大將軍王方正的女兒明妃嗎?看她打扮,如今竟是做了皇后?而她摸樣神色,依舊那樣囂張跋扈——難不成是李煜瞎了眼?
李煜不是瞎眼,卻是被囚禁了。
當日落無殤離開,他縱情歌舞,借酒消愁。可是不久之後,便又重新振作起來。他依舊整治國家,發憤圖強,而且一直派人去尋自己心愛之人的下落。
明妃見落無殤離開,本欲獨佔鰲頭,把持後宮,卻被李煜呵斥。新愁舊恨齊發,既然自己得不到皇上的人,更得不到皇上的心,那不如得到皇上的天下!
第三年的冬天,宮廷政變。
若不是皇帝的左右手李冶叛變,武功蓋世的李重光又豈會擺在他人手下?
從此,李煜被廢去手筋,用縛龍索綁在皇宮深處隱蔽的院落裡。明妃王可晴自立為後,聲稱皇帝體弱多病,由其垂簾聽政。震懾朝野的大太監李冶為攝政王,再加上王將軍家的兵力,一時間,南唐上下,無人有異議。
原來那李冶亦是心中有疾,對於自己曾經的弟子,後來的君主,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愛與恨。他早就與王家串通,卻又不願下手殺死李煜,於是便那樣日復一日的關著他,為他佈置飲食起居,騙他關於無殤的訊息。他要李重光,就那樣安安靜靜,與世無爭的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大殿中眾人還在商談如何負隅頑抗之事,呂子蒙已無暇再聽。如今的他,武功更近一層,悄然行走在這戒備大不如從前的南唐後宮之中,自然得心應手。
然而,當他看見屋子中那個被繩鏈束縛的男子時,他險些自樹梢掉落。
幾年時間不見陽光,男子的面板有些蒼白,由於互動空間太小,或是飲食不好,男子顯得有些嶙峋,一雙修長的大手上面布著些許的青筋。精神頭不如從前,那意氣風發的模樣幾乎要消失殆盡了,那個傲視天下的皇帝,險些要變成了一具不知世間滋味的行屍走肉——若不是他那熟悉的英俊眉眼,要不是他那墨瞳中依舊存在的光芒,若不是他那薄薄雙唇上熟悉的溫柔微笑。
那人手腕有些發顫,但他扔在一筆一劃的寫著詩詞,那些被他寫過百遍千遍的詩詞。
下一世,莫要生在帝王家。他喃喃自語,我在今日才終於想通,所謂天下,不過轉眼煙雲。只可惜,宋軍兵臨城下,不知道少生命又要消逝。
無殤,下一世,莫要生在江湖中。只願田間相見,執手相老。想起少年從前的模樣,李重光笑意忽然濃了,他揚手拋開那張詩詞,自個兒輕聲唱了出來: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