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清,第一是皇帝病了,第二是吳王造反還沒有被鎮壓下去,第三是皇帝和太后之間的矛盾鬧到了明面上來。
從處理春闈舞弊之事開始,皇帝已經算是慢慢掌權了,這次吳王造反一案,皇帝更是說一不二地拿了主意,朝中大事,閣臣拿了主意,已經都要到皇帝跟前報備,請皇帝下御批後才敢拿去辦,雖然皇帝還沒有正式親政,但這樣已經算是掌了權,親政只是一個名頭,等他大婚後,就可以完全實施了。
因皇帝病了,季衡便一直留在了宮裡,御批基本上都是他寫的,然後拿給皇帝,皇帝看了就蓋上玉璽印就是了。
七月下旬,下了兩場雨,京裡氣溫有要降一降的趨勢了,吳王本是想勢如破竹地一舉攻入京城,但是在路上卻受到了很大阻撓,在山東就被攔住了,從海上走的水師更是不利,沒能上京就全軍覆沒。
這時候,吳王已經是在負隅頑抗。
吳王到底是兵力不足,在皇帝部署周全早將他各條路堵死的情況下,他是不可能拿下京城的。
這一日,京裡從早上開始起就在下雨,皇帝又睡了一下午,在傍晚時候醒過來,正好雨停了,夕陽突破層雲照進房間裡來,皇帝昏昏沉沉盯著照進房間裡的光線,在旁邊伺候的柳升兒看到皇帝醒了,就趕緊上前,問,“皇上,您醒了?有吩咐嗎?”
皇帝自己不喜歡人多,但是看殿裡只有柳升兒一個人在,他又有些不爽快,說,“君卿呢?”
柳升兒回答,“季公子又在同太醫們探討皇上您的病情呢。”
皇帝嘆了一聲,道,“去叫他到朕跟前來。”
85、第六十八章
季衡本是早就該出宮去了,但是皇帝離了他就不行,所以季衡只好留了下來。
不知道是不是皇帝中毒的關係,他現在很難壓抑住自己的脾氣,經常發火。
不過在季衡面前,他倒是要好一些。
季衡同太醫們又談論了皇帝的病情,去廣州一帶尋找皇帝所中毒藥解藥的人不可能這麼快就回來,而楊欽濟的嘴裡又得不到什麼有用的訊息,現在對於皇帝中的毒,太醫院的討論結果是,繼續採用藥物燻蒸和針灸加速排毒的法子,輔以護心保肝的藥。
季衡覺得這樣保守的方法也不錯,但是皇帝體內的毒卻清得慢,讓人著急。
不過有個年輕的太醫提出可以用民間土法,放血的辦法解讀。
他這個方法提出來,所有人都沉默了。
沉默自然不是指他的方法好,只是沒有人贊同而已。
反而小小的季衡說,“我覺得翁太醫這個法子可以考慮考慮。”
大家都驚訝了,有人說,“傷了皇上肌膚,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是沒用,這是誅九族的大罪。”
有人說,“皇上是一般人嗎,民間的土法怎麼能夠用在皇上身上。”
……
正是爭辯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柳升兒過來了,對季衡說,“季公子,皇上醒了,找您過去。”
季衡便起身對幾位太醫點了一下頭,轉身走了。
有個太醫嘆了口氣後搖了搖頭,另外一個太醫直接說,“才十一歲,皇上倒是真寵信他。”語氣裡帶著一絲不屑。
季衡還是太小,不能服眾,而且長得過於好了,總讓人往歪處想。
好在嚴太醫老沉持重,打斷他們的話,說,“這位季公子倒是真有些本事的,年歲雖小,皇上信任他也不是沒有依據。再說,他的父親季大人這次在處理吳王造反之事上立有大功,只等吳王之事了結,說不得就能直接入閣了,少說少錯,總是好的。”
另外幾個太醫也就閉了嘴。
季衡到了皇帝的臥室,窗戶開著,臥室裡倒是涼快的。
他走到床邊去,也沒有下跪行禮,就在床邊腳榻上坐下了,問睜著眼睛的皇帝道,“皇上,您醒了?”
皇帝朝他伸了伸手,季衡就趕緊將他的手握住了,皇帝生了病,季衡知道他脆弱,所以很由著他。
皇帝說,“看外面已是夕陽西下,朕又睡了一個下午吧。”
季衡眼神柔和地看著他,輕聲安慰道,“皇上,您就會好的。再說,山東又傳來了好訊息,吳王的殘兵抵擋不了多久就會被拿下了。而且去廣州詢問解藥之事,也會很快就有結果。”
皇帝眼神還是顯得脆弱,“朕怕等不到那個時候。”
季衡在腳榻上跪起了身,讓柳升兒去端了溫水來,他就擰了帕子一邊給皇帝擦臉擦頸子胳膊,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