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大力支援,登基為帝,必然是曾經許過什麼承諾。聶丹最後道:“我會據理力爭,盡臣子本份,參知大人,須得保重身體,來日朝堂上,還有倚仗您的地方。國家,百姓,都少不了您。”

遊淼知道聶丹這話,一半是說與孫輿聽,一半其實也是說給自己聽。時至此刻,他無法去給聶丹解釋什麼,也不可能當著孫輿的面多說。

“什麼時候開始的?”聶丹終於朝遊淼問道。

“年初一。”遊淼說。

聶丹詢問了病情,遊淼神色黯然,答道:“大夫說,過段時日會漸漸好起來的。”

聶丹點頭,又輕輕拍了拍孫輿的手背,囑咐道:“參知大人好好養病。”便退出房外。遊淼關上門出來,聶丹又道:“說實話,四弟。”

遊淼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所有人包括遊淼自己,都覺得孫輿已是風中殘燭,中風後既然無法開口,只怕要養好,已是不可能的事,何況孫輿已屆古稀之年——尋常家的老人,能活到六七十的已是高壽。孫輿日日為國操勞,食不下咽,夜不成眠。這幾年裡繁複的政事已徹底掏空了他。

“若不再過問朝政。”遊淼道:“將他送到江波山莊去休養,興許能慢慢地好起來。如果要讓他再為天啟賣命……我看……太難了。”

聶丹嘆了口氣,索性就在院子裡坐下,若有所思。

“以後政事堂就靠你了。”聶丹緩緩道:“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

“協助陛下,善待百姓,安撫人心。”遊淼也在聶丹對面坐下來,難得二人會在這麼一個夜晚碰面,遊淼決定與他好好談談。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前年的夏末,這些時間裡,遊淼有太多的話要與聶丹細說。

聶丹說:“這次北伐,別的人不清楚,大哥卻是明白的,朝中若無你撐著,徵北不可能成事,也不會等到現在。大哥先前也拿不定主意,是否提前班師回朝,二弟說了,有你在朝中,我們出征的,就不用怕。你相信我們,我們自然也該相信你。”

206、卷四 減字木蘭花

遊淼笑笑點頭,說:“是陛下心意已決。現在前線情況怎麼樣了?”

聶丹搖搖頭,無奈道:“前線情況太複雜,牽一髮則動全身,本該讓二弟回來,平白耽誤你們這些時間的相聚,大哥問心有愧。”

遊淼忙安慰道:“應該的,以大局為重,不如我過完正月十五,上前線去看看他……”

聶丹神色凝重:“不可,現在朝中就靠你撐著了,你萬萬不可離開。孫先生病重,除了你,大哥實在不知道要找誰……也幸虧當初你頂住了這麼多事,堅守在政事堂中。”

遊淼心情沉重,聶丹所言,他幾乎半句也沒聽進去。心裡翻來覆去,都是想著要如何勸他放棄迎回二帝的念頭。當初沈園結義,唯獨聶丹這人,遊淼是最吃不透的。一來從前聚少離多,二來聶丹說話耿直,也不好榮華。現在仔細想想,遊淼卻發現自己對他一無所知,想必聶丹對他,也是如此。

他們平時就沒有什麼稱兄道弟的交情,也從未有過長時間的相處,對聶丹的瞭解,遊淼甚至覺得不及李延。然而偏偏就是這樣,聶丹竟能從遊淼的幾次選擇中,判斷出這是個足夠生死相托的人,願意與他,與李治鋒結拜為異姓兄弟。

一無所知的兩個人,能不能拜把子?

只有兩種情況可以,遊淼心裡一清二楚,一是利益所趨。二是冥冥之中,他們的抱負,理想與立場,都將獲得對方的理解。他與聶丹或許就是這樣,彼此都不是一類人,生活,階層都天差地別,但卻有同樣的抱負。

或許這就是傳言中的惺惺相惜。

“大哥。”遊淼思來想去,開口道:“不如你先回去休息,陛下今天也是急躁了……”

“不能休息。”聶丹蹙眉道:“我這次回來,就為了此事。”

遊淼說:“可是大哥,你不知道,整個江南為了這場大戰,已經被徹底掏空了,你只能放士兵歸來屯田。”

聶丹道:“我知道,我心裡都清楚,可接下來這一仗,是不用打的。我們與韃靼雙方都需要休養生息。大哥要你辦一件事,一定要儘早,最好能在開春前結束。”

遊淼心中一動,問:“什麼?”

聶丹說:“你雖已主管政事堂,但份量仍然不夠,由我出面牽頭,你來召叢集臣。讓六部、翰林院、政事堂聯名上書……”

遊淼心中驀然一驚。

“……與韃靼和談,迎回流落在北方的二帝,讓陛下退位,讓昔年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