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暉正在擦自己隨身的長劍,他是完全置身事外的,不上朝,不參與政事決斷。但如今他手中握著最重要的軍力——御林軍。
聶丹已交付兵權,現在唯一有權左右整個天啟的大將,就只有李治鋒與唐暉了。
“遊淼?”唐暉聽腳步聲就聽出了遊淼。
遊淼在案前坐下,問道:“唐大哥,這兩天有人來找過你麼?”
唐暉淡淡道:“陛下的那件事?”
遊淼心中一驚,神色凝重道:“是。”
211、卷四 減字木蘭花
唐暉道:“工部的唐大人送了些東西來,都收在牆角箱子裡了。”
遊淼嘆了口氣,知道現在也有人在拉攏唐暉了,唐暉收起劍,說:“那些東西,我遲早得退回去的。你最近是不是很忙?”
“嗯。”遊淼知道與唐暉這等人,說話不用繞彎子,便索性道:“唐大哥,昔年在京裡當差時,你覺得太子這人怎麼樣?”
唐暉沉默不語。
遊淼也不催他,徑自坐在他對面,更漏漫長,夜燈昏暗。
許久後,唐暉答道:“殿下當年待我很好。”
“嗯。”遊淼有點出神,聽便聽了,腦子卻不怎麼動。
唐暉又道:“但,三殿下待我更好。你知道我這人的,若非我絲毫不通朝中打點,也不會被外放到揚州,一放就是七年。”
遊淼低聲道:“你覺得,他和太子兩人,誰更適合當皇帝?”
唐暉一愕,遊淼卻道:“唐大哥,你我雖平素不常在一處,但許多時候,咱倆卻是比朝中大臣更親近。”
“是。”唐暉笑了起來,說:“當年你在京畿軍監軍時,我就知道你是好人,你和其它的大人們不一樣,哥哥也是多虧了你,才有今天。”
遊淼嘆了口氣,唐暉念著舊情,總覺自己是多得遊淼當年一封信,舉薦他上京,才有的今天,遊淼卻總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年若非自己舉薦了唐暉,也不會讓他背這麼重的擔子。試想唐暉要是一直在揚州,怎麼會雙眼失明,落到如此境地?
認真想來,遊淼還總覺是他虧欠唐暉的。
唐暉不知遊淼心中所想,只答道:“朝中的事,我也聽說了。”
遊淼嗯了聲,期待唐暉的回答。
這次唐暉卻答得很快:“太子是個治國明君,毋庸置疑。”
遊淼心中一動,終於明白了。
當年在京中時,遊淼極少與太子接觸,對他也沒有多大想法,唯一的印象是:太子是個謙和有風度的人。
而回到江南後,所有人都對太子其人閉口不談,料想也是不敢提。然而聶丹,唐暉一致認為,太子確實是個治國明君。遊淼總覺得趙超與軍隊系統親近這麼多年,軍方總該擁護他才對,沒想到自己全料錯了。
不過一想也是,當年唐暉是帶過御林軍的。若唐暉不忠心於太子,太子怎麼可能放心將御林軍交給他?
遊淼看著唐暉,唐暉雙眼已盲,無法覷見遊淼臉色,卻從他語氣中能聽出些許愁緒來。然而唐暉又道:“但我依舊是跟著三殿下的,不管誰說什麼,聶將軍如何想,如何做,他的決議都與我無關。”
“我欽佩聶將軍。”唐暉淡淡道:“他保家衛國,乃是軍人表率。忠義禮孝,知進退,有氣節,我辦不到。”
遊淼鬆了口氣,他問這麼多,只是為了唐暉的最後這一句話。他要知道手握揚州守軍的大將支援誰。有了這句話,自己便知道趙超不會眾叛親離。
遊淼拍了拍唐暉肩膀,說:“謝謝唐大哥。”
唐暉淡淡道:“不客氣。”說畢依舊自顧自擦他的劍。
遊淼也不與他多客套,起身告辭。
遊淼知道唐暉願意朝自己表態,足見他已對自己性命相托,否則這種事,無論是誰來問,都不可能說。支援聶丹,勢必得罪趙超。而支援趙超,又將背上不忠之名。實在是兩難之境。
當夜,他給李治鋒寫了一封長信,洋洋灑灑,將茂城現在的局勢詳細告知。末了添了句,不知何時能見面,想他想得已經有點難過了。
遊淼寫到將近雞鳴時分,擱下筆,頗有點心力交瘁的感覺。信上寫錯了不少字,信裡又充滿了消極與灰暗的情緒。平生他極少有過這樣的心情,給李治鋒的家書也大都報喜不報憂。尋思半晌,在想是否撕了重寫,但想來想去還是罷了,實在沒力氣再寫一封。於是出去親口囑咐小廝,帶回江波山莊,派出武功最好的程光武,親自送到前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