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男插口道:“我聽李延說,昨日下午你也在場?”
“在。”遊淼道:“此事不能速決,只能拖。我這麼說罷,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我是不贊成廢立的,至少現在不行……奇怪。”
遊淼忽然察覺一事,問:“李延呢?”
平奚搖搖頭,遊淼問:“沒有來?你知會他了沒有?”
“他被陛下留住了。”謝權說:“我下早朝時親眼見了,陛下召他過去。”
“別管李延了。”秦少男憤然道:“謝家,唐家,林家都贊成和談,言下之意,也都認為該廢立,當著陛下的面說這些,他怎麼可能坐得住?”
“今日朝上聶將軍支持者眾,將近一半官員倒向他。而不贊成和談的,一個不敢做聲。一個個話中都帶著話,見聶將軍調了風向,盡數牆倒眾人推了。不附議他們的,就是罔顧國法,不忠不孝之輩。逆天而行……”
“和談是一定要的,畢竟除了和談。”林洛陽道:“沒有別的辦法。如今江南一地要穩住,民生,百姓歷經一年大戰,已傷了元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回二帝,與韃靼,胡人諸族南北分治,若有可能,黃河以北暫且劃給他們……”
“沒有用。”平奚道:“要和談就必定要換回人質,換回人質,下一步就是廢立,你不能讓李治鋒在前線一聲不吭,就那麼帶兵頂著。他不主動與韃靼,胡人交涉,也不開戰,算是什麼意思?況且咱們不吭氣,韃靼人未必就會遂了咱們的意,只要派一隊人,先將北方的人質送回來,再要求和談,你遲早會陷入被動之局。”
說來說去,又回到這個問題上。
“江南士人贊成聶丹。”遊淼道:“是因為他們在三殿下面前,討要不到半點好處。”
這個問題,在場諸人也是清楚的——一年多前的變法,已經得罪了各大士族,現在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趙超如果再當皇帝下去,士族的權利即將被進一步削弱。沒有人願意支援他,巴不得他早點滾下龍椅去。
先前是忌憚聶丹,忌憚孫輿。而孫輿病重,聶丹更是當廷上書,要求迎回二帝。趙超雖說身為天子,凌駕萬民之上,卻終究也得面臨說立就立,說廢就廢的風險。
“總之我不會……我不會……我不會……”
遊淼難以措辭,在這種場合中,感覺說什麼都不對。更不能將自己為趙超出的主意告訴他們。
“到時候我會去親自和談。”遊淼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朝諸人道:“設法解決這事,其餘的,你們看著辦罷。”
“你要怎麼解……”平奚一句話未問完,便瞬間打住。所有人都靜了。
謝權點頭道:“辦法總是有的,大夥兒別擔心了。”
“你有什麼辦法?”遊淼反問道。
謝權沉吟不語,遊淼一哂,眼裡帶著警告的神色,意思是此事你我心知肚明就行,我不管你是從別人處聽到議論,還是自己猜到的,都不要再開口。謝權也是個明白人,便不再說話了。
遊淼道:“大家心裡也得清楚,三殿下待咱們的好,再沒有別的能替了。”
遊淼一語雙關,說的既是人情,也是利益。在場眾人中,遊淼下一步就要成為參知政事。其餘四人,有三人已領尚書之權,不在場的李延更是翰林院大學士。換了太子回來做皇帝,他們也不能升任再大的官。
於私,確實趙超給他們的已經差不多到頂了。硬要說誰迎回太子後能過得更好,只有太子當年的親信李延。但遊淼相信,趙超不會把李延一直放在翰林院,只要假以時日,必定會重用他的。當初沒有啟用李延,為的也就是李延曾經投過太子黨,打壓趙超一事,遊淼想到這點,又朝李延使了個眼色。
210、卷四 減字木蘭花
平奚說:“三殿下與咱們,終究是一起逃出來的,這些我們都記在心裡,否則今日也不會叫你過來了。”
遊淼點頭不語。
江南士族想爭取更多的利益,是以附議談判一事,遊淼也是清楚的,如今各站一隊,趙超已削了聶丹兵權。接下來的,就看各自站隊的後果了。
遊淼還有最後的靠山李治鋒。
聶丹不會再被派出去,趙超也不會將唐暉派出去,畢竟唐暉已雙目失明。而前線的動向,是隨時掌握在遊淼手中的。遊淼讓李治鋒撤,李治鋒就會撤,遊淼讓李治鋒戰,李治鋒也會戰。這是左右局勢最關鍵的一著棋。
而只要李治鋒還在前線,負責接觸韃靼人的信使,朝廷裡說什麼都沒有用,只要趙超著手安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