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亮的眼睛無焦距地望著蔣濟聞的方向。蔣濟聞離開療養院的時候心裡有種奇怪的感覺,彷彿他丟棄了某種應該由他承擔的責任似的。他回過頭去看送他離開的蘭星,蘭星穿著鬆軟舒適的家居服,特別乖地站在門口。蔣濟聞不禁朝他揮了一下手,像小時候放學跟同學說再見那樣。他並沒期望得到蘭星的回應,就像醫生說的那樣,蘭星也許真的能感受到外界的變化,但他只能按照自己世界的邏輯,做出一些別人以為根本沒有反應的反應。

但蘭星舉起了手,緩慢地,姿勢有些怪異地朝他揮了一下。

蔣濟聞愣在原地,一時他都忘了要離去。蘭星也許是有些困惑為什麼告別後蔣濟聞還不走,他舉起手又揮了一下,再揮了一下,不停地做著同一個動作。直到蔣濟聞明白過來也許“揮手”對蘭星來說,是一個離去的訊號,他的無所動作已經讓蘭星陷入了困惑。他看了蘭星最後一眼,之後快步離開。

這是一種全新的關係,也是一種奇怪的關係。

蔣濟聞把蘭敏遺留下來的問題全都解決了,包括蘭敏留下的債務,那間堆滿了東西的破屋子──他曾經去那裡想拿走一些屬於蘭星的東西,但發現除了幾張破破爛爛的畫跟一些衣服之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蘭星甚至沒有玩具。當然,以他現在的年齡,玩玩具也許有些奇怪。蔣濟聞升上中學之後,就再也沒有買過玩具了。但蔣濟聞一直以為、或者說是主觀上認為蘭星還是個小孩子,他總是下意識把自閉兒當成心智未開的低智商兒童,即使醫生跟他說過許多次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

療養院很快就告訴蔣濟聞,蘭星喜歡按照計劃做事。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畫畫,這些都要保持不變。今天做的事,要跟昨天一樣,昨天做的事,要跟前天一樣,一成不變讓他有安全感。有次下雨,護理人員沒讓蘭星跟往常一樣到外面的小花園畫畫,那一天蘭星異常地煩躁不安,撕碎了許多紙,摔了兩個杯子,拒絕吃飯。療養院把這事告訴蔣濟聞,讓他確定探望的時間,在每一個禮拜的同一天同一刻過來。

其實蔣濟聞並沒有要每禮拜都去探望蘭星,他只是想偶爾想起來過去看一看蘭星。但蘭星的特殊情況使他不得不給療養院一個時間,而他從此不得不每個禮拜都去探望蘭星一次。

蔣濟聞話很少,有時候他覺得自己跟蘭星也差不多。他去看蘭星,通常都是陪他坐著。蘭星在畫畫,或者看繪本,而蔣濟聞就只是坐著。這無疑有點怪異,護理人員告訴蔣濟聞,最好多多跟蘭星說話,這樣才能漸漸讓他學會跟人交流。蘭星的治療記錄顯示他能說一定數量的句子,但不知為何,他現在卻不開口了。所以家人更應該多跟他交流溝通,鼓勵他開口說話。

在療養院裡,每個星期天都有許多家長帶著他們的孩子來上輔導課程。這些孩子跟蘭星一樣,都是自閉兒。蔣濟聞看見那些家長,每個都很積極很努力跟他們的孩子講著話,不管能不能得到回答。有時候蔣濟聞覺得自己也像個病人,被療養院裡的一切逼著開口跟蘭星說話。他開始思索著話題,跟蘭星講一兩句簡短的話。

他陪著蘭星看繪本,對繪本的故事內容發表幾句意見,但毫無效果。很快蔣濟聞發現,蘭星對故事根本沒有興趣,他喜歡的是裡面那些色彩漂亮的畫。蘭星有時會把繪本里的某一頁撕下來,護理人員告訴過他許多次,要愛護書本,但蘭星不以為意。蔣濟聞對護理人員說,也許他是喜歡那一頁的畫。他們就幫蘭星把那些撕下來的畫貼到牆壁上,蘭星長時間坐在牆壁前,一動不動地看著那些畫。他真是很喜歡它們,蔣濟聞居然對了一次。

蘭星會把自己喜歡的畫臨摹一遍。這時候蔣濟聞就陪著他,看他畫畫,發表一兩句意見。蔣濟聞很久沒有過這麼放鬆的時刻了,只是單純坐著,看著另一個人,間或說一兩句話,也不用在意對方回答了什麼,因為對方根本不會回答他。他很像是在自言自語,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用擔心膚淺,不用害怕太過誇張。自從十九歲父親去世,他就再沒有過這樣的時候了。或者說,就算是從前父親在的日子裡,他也不敢這麼鬆散。

他開始試圖瞭解自閉症。空閒的時候,他會在網上搜尋閱讀一些關於自閉症的資料文章,他的書架上也開始出現兩三本相關的書籍。一開始他一個禮拜打一次電話去詢問蘭星的情況,禮拜天去探望蘭星一次,後來漸漸變成兩次電話、三次電話。他都是跟療養院裡專門照顧蘭星的護理人員通話,問一下蘭星的情況怎麼樣,心情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特殊情況。護理人員曾經試圖把電話交給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