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加緊人手,大量採購棉花,另外再和幫會那邊好好協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些裝卸工人,真要是原料供應出了問題,將來複工之時機器不能轉圈工廠停了工,那就要出大事了!”年長者果斷地拍著桌子。

“萬幸的是咱們正趕上這全市罷工的時刻,不然又將重現去年四廠停工的厄運吶!”另一人感嘆道。

出了醫院,已經是深夜時分,回酒店的路上,衛隊隊員有人好奇問道:“老闆,這個什麼榮氏企業很出名嗎?我看連那些青皮無賴都有些忌諱他們。”

陳家駒“嗯”了一聲,兩眼散發著敬仰之情,長嘆道:“豈止是出名,他們簡直可以說就是當代中國的民族產業的楷模和典範,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眾人一陣譁然,什麼時候見過自家老闆對人如此推崇備至,他們打心眼對這個榮氏企業留下深刻印記,他們別的不懂,但他們知道,老闆重視的那就一定是值得重視的。

陳家駒暗咐道,你們哪裡能夠想像這榮氏家族在這個時代以及後來幾十年是如何的聲名顯赫!

的確,榮宗敬和榮德生這兩個名字,在後世估計知道的不多,提及榮氏兄弟,可能會有人恍然大悟!至於榮德生的兒子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榮毅仁,相信大部分人就都很熟悉了。

正文 第一六七章 真是後生可畏!

更新時間:2012…6…1 11:38:32 本章字數:2144

榮氏兄弟的經商生涯堪稱傳奇,錢莊夥計出身,以麵粉廠發家,後進軍紡織業,開辦紗廠,從1915年起先後在上海、無錫、漢口開辦申新紡織一廠至九廠,一時間全國無人能及。最風光的時候,1931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共擁有九個紗廠和十二家麵粉廠,被稱為“麵粉大王”和“棉紗大王”。

就連當時日本人的小學教材裡都提到過中國有個大實業家榮宗敬,可見其盛名一時啊,據說,抗戰爆發後,榮宗敬不願在日本人手下做事,遠走香港,1938年因肺炎病逝,3月遺體運回上海,在碼頭日本人不同意其棺木進入上海,旁人說明是榮宗敬後,日本人立即立正升旗,用最高規格禮送,榮宗敬的聲望可見一斑!

榮氏兄弟個性迥然,榮宗敬膽大,富有創新意思,榮氏企業能滾雪球般壯大,他首當其功;榮德生性情憨厚,沉穩,關鍵時刻,能踩剎車,兩兄弟是配合默契,一張一弛。就是靠著兩兄弟的珠聯璧合,榮氏企業才既快速又穩步的發展壯大。

榮家豪宅書房內,榮宗敬和榮德生二人依舊是湊在一起,站在書桌前,仔細研究著各種資料和報表。榮宗敬眉頭緊鎖,無名肝火在心中陣陣翻騰,明明知道問題的所在,可拿不出辦法來解決,真是窩囊。

榮德生遞杯熱茶過來,輕聲道:“底下的夥計也都盡力了,現在時局如此,滬上的企業都已經停工罷*市,大哥莫急,不管怎樣即使現在馬上覆工生產,我們現有的原料庫存對一個月的生產是有保障的。”

榮宗敬揉了揉眼睛道:“現在的情況已是萬分緊急了,棉比紗貴!真是荒唐!!!我們生產的越多,就會賠的越多,這個市場怎麼了?”

“其實,我們這個行業就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前年起,北方產棉區就開始年年大旱,產量減產,只是大家都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榮德生道。

“還不止,投機客的囤積,國外洋人不停的向國內傾銷成品棉紗,打壓價格,這才是關鍵,真是內憂外患哪!”榮宗敬嘆息道,隨手點了根香菸,猛吸一口,又狠狠地吐出來,似乎要將心中的煩悶全部吐出。

“天知道什麼時候這種局面才會結束,看來我們以前還是太侷限了,是時候加強原料採購的渠道,尤其是國外渠道!”

“二弟,言之有理!國內國外兩手抓,才能應對這複雜險惡的市場,不過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如何度過眼下的危機才是最關鍵的!”兄弟二人,坐在沙發上,抽菸的抽菸,喝茶的喝茶,無言相對。

“砰砰砰”傳來陣陣敲門聲,“老爺,四廠的羅萬才主管有急事求見!”兄弟二人對視一眼,詫異的眼神卻又都帶有一絲喜色,羅萬才搞到棉花了?

“快請!”榮宗敬連忙起身道。羅萬才快步走了過來,滿臉興奮,見了東家就直嚷嚷:“東家,好訊息!棉花,大批的棉花!”

“坐,萬才,別急,喝口水,慢慢說。”榮德生遞給羅萬才一杯清水道。

“是,東家。”羅萬才喝了口水,緩和了一下情緒說道:“東家,天大的喜訊,我們的原料問題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