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梵蒂岡三面都是城牆,只有一面是可通行的平坦大道。。
走在大道上葉餘驚訝地發現大道兩旁的建築竟然都是有著濃烈的宗教色彩,當即不由得讚歎了一句“果然不愧為堅挺的總部”。
苗人王一見葉餘眼中的驚異,當即哈哈一笑地解說了起來。
“這梵蒂岡城是梵蒂岡國的首都、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羅馬教廷所在地,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北、西、南3面有高牆與羅馬市隔開,而東面的聖彼得廣場同羅馬市暢行無阻,在這片面積僅0。44平方公里、約1400人口、常住人口僅500的城區、人口密度為約3181人/平方千米的地區內,集中了一批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和建築傑作,修築在使徒聖彼得墓上的大教堂是全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
葉餘聽後不由得轉頭看了他一眼。
苗人王哈哈笑了笑道:“我曾有幸來過這裡一次,所以對這裡雖說談不上有多熟悉,但是路還認得,這裡面的格局分佈還是記得的。”
“1984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將梵蒂岡城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它的方言是拉丁語
氣候條件比較好,是亞熱帶的地中海氣候”
說著他指了指左右兩邊道:“它的著名景點有: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廣場、梵蒂岡宮、梵蒂岡博物館。”
葉餘隨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令其震驚的一幕。
在其眼前赫然有一個巨大的廣場,聖彼得廣場。
苗人王一邊往前走著一邊指了指道:“這聖彼得廣場是舉行盛大宗教活動的地方,可容納50萬人。廣場長340米,寬240米,有由88根方柱和288根圓柱組成的半橢圓形環繞柱廊,柱端屹立著140尊聖人雕像。”
葉餘的眼睛已經情不自禁地看去了,他發現在聖彼得廣場正面圓穹及其上邊的十字架高達137米。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建築石碑的石料是當年專程從埃及運來的。石碑頂端立著一個十字架,底座上臥著4只銅獅,兩側各有一個噴水池。
“爺爺,這廣場建的這麼大,它除了讓人散步外,還有什麼其他什麼用處嗎?”黃美婷也是看了一眼聖彼得廣場好奇問道。
苗人王聽到後有些無奈,當即再次解說了起來。
“這廣場是巴羅克式建築鼻祖貝爾尼尼在1656年設計的,廣場建設歷時11年。每逢星期日中午12時,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聆聽站在皇宮視窗的教皇發表晨禱詞。”
苗人王這麼一說眾人也都是明白地點了點頭。
“諾,你們看看那裡,梵蒂岡宮。”苗人王指了指聖彼得廣場對面的方向道。
“梵蒂岡宮,自公元14世紀以來一直是歷代教皇的定居之處,數百年來已幾經改建。梵蒂岡宮內有禮拜堂、大廳、宮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樞。它可是梵蒂岡最重要的一個建築!”
“啊!”眾人一陣驚歎,沒想到就這麼一個宮殿竟然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樞。
苗人王見眾人的反應笑了笑,道:“梵蒂岡是政教合一制,它的gdp總計:1210萬美元,當然了這是2013年估計的,至於現在我就不知道了。
它的國家領袖是教宗方濟各;國務卿是朱塞佩夏卡
6世紀教皇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8世紀增建加洛林宮。
1377年梵蒂岡宮成為教皇的主要住所。
15世紀建造了梵蒂岡圖書館和西斯廷禮拜堂、梵蒂岡城牆。
16~17世紀初重建聖彼得大教堂。1870年義大利王國吞併教皇國,教宗被迫退居梵蒂岡宮中。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梵蒂岡城區是梵蒂岡國家的疆域。
梵蒂岡城(vaticity)建築充滿著濃厚的宗教色彩。
全城以聖彼得大教堂為中心;東邊是聖彼得廣場,北邊和南邊分別是天主教教廷辦公樓和龐大的博物館,西邊是園林綠地。
它的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臺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另外,有一條“密道”從著名的聖天使堡通向梵蒂岡城內。
至於氣候,梵蒂岡城屬亞熱帶的地中海氣候,年降雨量一般為500~1000毫米之間。
平均氣溫1月7c,7月2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