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了,折蘭相信你,折蘭等你娶我。”
“那我現在就走了,折蘭,你等著我回來啊,我回來就娶你,你千萬不可對別的男人動心。”
劉璋分開折蘭英,就要召集眾將拔營,折蘭英道:“北宮大哥請慢,本來……”折蘭英絞著手指道:“折蘭也好想北宮大哥趕快來……下聘禮,巴不得北宮大哥現在就飛回小盤山呢。
只是現在不行,現在折蘭有一件事要北宮大哥相助,今天折蘭匆匆忙忙來,就是為了這事,不是成心來打擾北宮大哥和銀屏姑娘的。”
折蘭英說著掏出一封信遞給劉璋,劉璋開啟一看,大驚失色,信是劉備親筆寫的,請求折蘭英率領氐人牽制川軍後方,讓川軍不能全力渡河,等到曹操大軍入關中,川軍就不得不大軍南下,西涼之危可解。
劉璋凝眉道:“折蘭,你是要與我聯合偷襲川軍後方嗎?”
劉璋已經意識到失態嚴重,從信上看,劉備竟然放曹軍先鋒入關了。也就是說曹軍到達關中的時間,比自己想象的快,所謂一個月渡過黃河,消滅劉備,恐怕必須提前。
否則曹操大軍到了,自己還被兩面牽制,將處處受困,那不是決戰,那是被動挨打。
自己最多半月。就必須渡河,還剩下五天時間。
如果折蘭英要邀請自己共擊川軍後方,那自己只能就地將折蘭英翻臉了。
但是如此一來,氐人雖只有三萬大軍,低於自己帶來的兵馬數量。可是就算勝利,也不是短時間能把這三萬人滅了的。
何況折蘭英雖然政治感情幼稚,帶兵作戰是其長項,更加棘手。
五日,絕不可能消滅了折蘭英。那自己偷渡黃河的計劃就擱淺了。這一個小戰略,在曹軍大軍進入關中的時刻,將影響川軍全軍。
甚至會因為這個小戰略。斷送整個川軍,導致川軍在兩面夾擊下大敗給曹操,北伐一年,功虧一簣。從此只能坐困荊益,曹操得天下大勢,重演歷史三國格局。
劉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心裡有些緊張。只見折蘭英搖搖頭。
“北宮大哥,你知道的。我對劉璋恨之入骨,如果劉備只是讓我偷襲川軍,我折蘭英二話不說,其實就算劉備不請求,我也去了。
可是北宮大哥更知道,折蘭雖是氐人首領,卻始終是漢人,劉備這次不但邀請了我偷襲川軍後方,還有鮮卑三萬多人,匈奴一萬多人。
劉備在石城就已經寫信給鮮卑部落首領和匈奴部落首領,兩方已經提前發兵,他們為什麼這麼積極?與他劉備關係好嗎?當初劉備諸葛亮為了養活那二十萬關中百姓,沒少打劫他們,他們心裡指不定怎麼恨劉備。
草原之人,無利不起早,他們這麼匆匆忙忙出兵,沒有別的目的,不就是想趁著西涼大亂,趁機掠奪我們漢人的財富嗎?劉備不過給了他們一個合法的藉口,遭殃的是漢人百姓。
折蘭身為漢人,豈能與匈奴鮮卑人為伍,劉備還想讓折蘭與他們聯合出兵,我呸,做他的白日夢。
我很恨劉璋,可那是私人恩怨,與鮮卑匈奴是民族紛爭,哪怕這些人是去攻伐劉璋惡賊的也不行,這種時刻,折蘭只能將私仇先放在一邊。
折蘭想求北宮大哥的,不是偷襲川軍,而是襲擊這五萬鮮卑匈奴軍,將他們徹底打回老家去,讓他們再打我們漢人的主意。”
劉璋驚訝地看著折蘭英,沒有想到折蘭英一個政治不成熟的小姑娘,竟也如此有民族大義,同時心裡倒抽一口涼氣。
要不是折蘭英的民族大義,川軍將面對鮮卑匈奴五萬人,外加折蘭英三萬氐人大軍的進攻,八萬騎兵,非同小可。
那樣一來,川軍強渡黃河真成了一個大麻煩。
匈奴鮮卑與川軍為敵,劫掠漢土,折蘭英要對付這五萬異族軍,劉璋自然一千個贊成。
折蘭英與劉璋緊急商量對策,鮮卑匈奴五萬人,絕不是那麼容易消滅掉的,必須巧取。
而且這兩支部隊不是一起到來,匈奴兵先到,鮮卑兵在後方,一前一後,如果伏擊了匈奴軍,鮮卑軍知道情況,必陷入大戰。
第十一日,匈奴軍如期而至,折蘭英率軍出迎,熱情款待,犒勞匈奴軍隊,匈奴軍隊透過折蘭英主營,被折蘭英安排駐紮在主營西面百里外。
鮮卑軍到來,折蘭英再次出迎,有了匈奴軍的先例,鮮卑軍坦然接受折蘭英招待,鮮卑部落首領與折蘭英把酒言歡。
酒到三巡,鮮卑首領突然感覺肚腹一陣絞痛,口吐鮮血,倒在了餐桌上,接著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