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李瑁退卻,卻愈發的激起了李瑁的鬥志,彷彿李隆基跟楊玉環梨園幽會做了什麼對不起他的事情一般,李瑁道:“父皇,兒臣再請旨,請父皇廢除壽王妃梨園任教的諭命。此事兒臣與父皇全都是心如明鏡,父皇既是不憫兒臣之請,兒臣也只能不孝了,父皇,無論壽王妃梨園任教的諭旨是否廢除,兒臣都不會讓玉環再赴梨園,因為兒臣不願戴這頂綠帽子。”

說這李瑁直接當眾把那頂綠帽子丟到李隆基的案臺上面,這次李隆基可是真的怒了,一拍案臺道:“反了,反了,真是反了,御前侍衛。”

李隆基一聲令呵,兩名身披武甲的御前侍衛出現到金鑾殿上,這些人都是可以帶刀出現的,而且這些人都是深宮培養的,根本沒有背叛的可能,而且基本的大臣根本就看不到,所以被收買的可能也非常小,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非常能打,當然有什麼也噹噹什麼衙役打板子之類的。

當然為了避免這些御前侍衛擾亂後宮,和宮中的宮女,這些御前侍衛之中也都是太監之類的人,而且這些人也都佔了多數,只有少部分人才不是太監,而這御前侍衛之中,似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此人名劉一刀,自從王一飛進來之後,他的眼睛都是盯著王一飛看的,而且一下子都不移動,被人盯著王一飛自然不好受,不過轉過身來看了看這劉一刀,王一飛也是有些奇怪,這人王一飛根本就不認識,但是這人怎麼老盯著自己看。不過隨之王一飛也就想明白了,這深宮之中的人一般都是太監,這太監自然是不會喜歡姑娘的,所以有時候太監寂寞了都會喜歡男人,想到這裡的時候,王一飛不由得也是後背一緊,趕緊收回目光。

但是顯然這劉一刀的性取向是正常的,而且劉一刀見過王一飛,不過當時他只是蒙著臉罷了。至於這劉一刀是何人,那就是當初王一飛擊退的敵人,也就是想殺死李靈兒爺爺李玉的那個黑衣人。當初劉一刀跟王一飛交過手,不過敵不過王一飛,後來任務失敗。

不過當劉一刀折返回去的時候,發現了李玉的墳頭,所以這才立功,但是王一飛和李靈兒卻是逃脫了。雖然一年多沒見了,但是當劉一刀看到王一飛的時候,依然是一眼就認出來這人就是當初救下李玉的那個賊人。

所以自從王一飛上殿之後,劉一刀一眼不離的就看著王一飛。但是他確實是不敢直接道出心中的疑惑,他一定要自己查個明白,然後稟報給李隆基,因為劉一刀也聽說了王一飛此人,而且聽說此人在長安混的不錯。

但是王一飛並不知道這一切,他依然是抱著看好戲的態度看現場的情況。

只見李隆基怒呵:“壽王李瑁,以家事擾亂國事,他是,他是不懂事。即日起免除壽王王爵,以觀後效,當庭廷杖五十大板,以示薄懲。”這次,李隆基是真的發火了,真的生氣了,要不然他根本也不會打李瑁,因為他對李瑁那是真的愧疚,但是李瑁就是太不懂事了,所以李隆基才這樣做的。

御前侍衛道:“遵旨”然後就抬來凳子,拿過來板子,直接把李瑁駕上就開打了。不過李瑁似乎這次是真的爆發了,挨著板子並沒有叫痛,反而高聲笑道,而且還說:“父皇,兒臣知道這叫燈下黑,總有一天兒臣會拿到真憑實據,那時兒臣再來跟父皇理論。

看到如此場景,李隆基也是看不下去了,畢竟那李三郎真的就是他,他離開了龍椅,離開了金鑾殿。至於李瑛,那是看著李瑁捱打完之後才離開了,李林甫也是看著李瑁捱打完才離開了,至於別的大臣,那也都是儘早的離開了,看武惠妃笑話可不是明智的選擇。

而王一飛也是看著李瑁,眼中絲毫不掩飾鄙夷的目光,一旁的李林甫也是打量著王一飛,良久之後才說:“大丈夫,小女子,絕配。”顯然這是說王一飛靠著李持盈作威作福呢。

不過王一飛什麼時候靠著李持盈作威作福了,明顯就是李持盈倒貼自己,自己還靠著李持盈,雖然這李持盈是挺漂亮的,但是王一飛對李持盈那可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不過人家李林甫死了個兒子,還不幸人家說自己兩句。

當然王一飛也不是那麼喜歡吃虧的,直接換道:“開元盛世,政治清明,國泰民安,不過開元末年的時候出現敗筆,橫行霸道,獨攬大權,成為千古罪人。遭後世唾棄,為後世不恥也。”

對於李林甫的事情,王一飛那也是知道一點的,這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而且王一飛當初看的小道訊息還說李林甫跟武惠妃通姦,當然這也只是網上無聊的人寫出來娛人娛己罷了,所以王一飛自然也不會信,不過李林甫的其他正史王一飛也還是瞭解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