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兵的。現在校閱的這些新兵,大閱之後立刻就會被編入建制。不久,其中的一部分就會開赴疆場!
要打小鬼子了,劉暹心中很興奮。
閱兵是一件大事,中國古代的閱兵幾乎都跟戰爭能扯上關係。特別是在清朝!觀兵以威諸侯,直接變成了戰前鼓舞或是戰後慶祝的儀式。但是校場校閱跟閱兵可不是一碼事兒。後者,是擺給所有人看的。前者,則只是官府官員,或者只是落軍伍的眼中。
整齊劃一,作訓有素,士氣激昂,軍心沸騰……等等關於檢閱的形容詞,都要有一個字首——軍姿威武,也就首先軍服要好看。
一樣的軍隊,穿著07式軍裝與穿著土八路時候的軍裝,那秀出來的樣子,絕對是不相同的。秦軍也是如此!縱然他們的作訓富有後世的軍訓色彩,有著濃厚的解放軍傳統,但是穿著清軍傳統的短褂、馬甲、肥筒褲,帶著涼帽,即使繫著皮帶、綁腿,樣子也顯得那麼的不倫不類。
可劉暹也只能忍著。秦軍中現在剃光頭的越來越多,因為劉暹留著一個光頭,越南迴來後就再也不蓄髮了,下面的人有樣學樣,全軍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大光頭。
這次校場校閱,參入兵力達五千餘人,去年廣西、海南招募的新兵,全部亮相。以大隊為建制,七個步兵大隊、一個海軍陸戰大隊,兩個炮兵大隊。沒有騎兵,因為嶺南之地的新兵太不瞭解馬匹了。並且劉暹有漢中這塊根據地,有新疆之戰鍛煉出的數千精銳騎兵,也根本不需要再在廣西招募騎兵。這裡計程車兵做步兵,或者是山地步兵,才是最適合的。
排面如刀切,擺臂似流光,踢腿像射箭,落地若雷霆。
橫看、豎看、斜看,都是一條線。線線筆直,展現出佇列的整齊劃一之美;勢如雷霆的足音,踢腿帶風,落地砸坑的鏗鏘步伐,體現的是力量之美;絕對標準的步幅,絕對均勻的步速,絕對正直的走向,絕對準確的節奏,絕對協調的配合,體現的是統一之美。
如果,如果眼前的這些秦軍戰士,能夠換上一身西式軍裝,那麼他們的軍姿,他們的威武,能讓西方列強都另目相看。可事實是,秦軍將士一身的號褂、馬甲,十層的威風能剩下五成就不錯了。
雖然檢閱部隊的每一個戰士,都胸懷壯烈,心潮澎湃。閱兵中也確實是,軍威震撼,兵行壯闊,步履強勁,齊勇若一,讓人目不暇接,讓人感到震撼。但是那一身綠皮著實太減魅力。
劉暹心裡清楚這種閱兵的效果,當初不辭萬里遠赴新疆的時候,他也在漢中校閱過手下的將士。說真的,跟後世的解放軍大閱兵真的沒法比,威武雄壯,遠遠不及。可能真的是時代的差距吧,後世解放軍大閱兵中,那種如海浪拍岸,如松濤陣陣,隨大地共鳴的力與美的統一,威武與莊嚴的展現,紀律與意志的凝聚,完全從秦軍身上看不到。劉暹不認為那是訓練上的差距,秦軍士兵的訓練很刻苦,更覺得那是信念上的一種落後。
第一個方陣,整整五百名官兵,排成20*25的步兵方隊,正看一條線,斜看一條線,橫看一條線,豎看也是一條線,步法整齊如一,矯健有力,落步聲響亮整潔。
這些廣西人、海南人,身材可能不如漢中人、北方人高大,但是當年小日本的鬼子兵也一樣是矮子,人不比槍高多少。如今他們步槍傾在胸前,槍口向外一條直線,雪亮的刺刀直指前方,在陽光下不時閃耀著逼人的寒光。
剛一亮相,整齊的隊伍,就讓觀禮臺上觀眾響起一片呼聲。
這座觀禮臺就是校場本來的閱兵臺,上面不僅有劉暹等秦軍一系人馬,還有柳州知府徐延旭、布政使佛爾國春,按察使崇福,前兩者都是劉暹的老熟人,後者是剛從湖南調過來的,為蒙八旗的,加上任巡撫的祁世長,這個滿清名臣祁寯藻的兒子,北京方面對劉暹的夾持,在劉暹不露跡的情況下,已經達到最高了。
當士兵們走到觀禮臺的時候,隨著一聲響亮的口號,齊步走瞬間變成了更加威武的正步走,布鞋踏在土地上,踢腿帶風,落地卻砸不出坑,只能發出一聲聲整齊的悶響。
貝爾和越南的瑞國公阮福膺禛看的是目瞪口呆。這樣的隊伍實在太有衝擊力,太具視覺感觀了。
阮福膺禛兩眼看著下面的秦軍方陣直冒金光,內心中更是再一次堅定了原先的信念。這當今這麼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越南國小民弱,想要獨立圖存,必須依靠中華天朝的力量。
“讚美上帝,這是一支可以媲美世界第一流軍隊的精銳。”貝爾。福克斯由衷的讚歎道。內心裡對自家洋行的明智選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