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讓暹羅脫離中國的影響和控制,想要暹羅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然後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步。可能在很久以前他就後悔了,可事實推著他不得不走。
暹羅走那條‘巧路’,是在劉暹打第一次對法戰爭之前就開始的,也是劉暹打第一次對法戰爭的結果決定的。
那個時候‘我大清’沒能趁勝追擊,強硬的為阮朝討回丟失在法國手中的全部國土,讓暹羅依舊處在英法兩大列強的夾縫之中。
等到劉暹舉兵樹起造反大旗。那個時候除了已經綁在了秦軍戰船上的阮朝以外,雖還敢堅定的站在秦軍的背後呢?暹羅又經過了兩年的拖拉。朱拉隆功喪失了最後的機會。然後就只能一步步看著中國強大起來,迫不得已。也是壓力之下,一次次接受英法等國的扶持,騎虎難下,最終害了整個暹羅,也害了他自己!
不過這些都不是郭松林要去操心的,從酣睡中醒來的他,看了下表已經是下午的三點半了。中午的那番話被他拋在了腦後,“怎麼樣?戰事有進展嗎?”穿上軍裝,一副軍人肅穆威嚴的形象在他身上浮現。
“將軍。英軍凸出佈置的陣地已經被攻破了,現在太平軍正對著右翼的暹羅軍發起進攻!”
起床就有好訊息,郭松林高興了。忙問戰鬥經過!
“上午10點三十分,太平軍孫榕將軍組織了第二次進攻。這次進攻太平軍分做了三路,吸收了上次進攻的經驗,火力佈置更加有序。炮兵打出了彈幕作為掩護。
英軍也吸收了教訓,重機槍隨即就開始射擊。太平軍進攻部隊匍匐前進、還擊,又用迫擊炮集中射擊打掉了英軍的一部分重機槍火力點,一步步靠近英軍陣地。最後用炮兵攢射。趁著英軍火力被壓制的空檔,全體起立進行衝鋒。
英軍第一線的部隊依舊兇猛,立刻以刺刀戰發起反衝鋒,與太平軍進攻部隊殺作一團。此次太平軍三路進攻。兩路得手,英軍陣地更加混亂。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