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見了對李鴻章說:“此公輔器也”,預言將來必成大器。李鴻章的母親李氏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逢人便說:“其父固亦如此,此子必肖其父。”李家上下的喜氣洋洋可想而知。
但長大了之後的李經述卻跟李鴻章完全的不一樣,他是很有才,不然劉暹不會把李經述點入東宮的詹事府,可他的才不是李鴻章的那種才。李經述的才華更屬於傳統的文人墨客。他的詩寫的很好。
《蜂》:
大義君臣重,辛勤日兩衙。
積香成世界,工釀度韶華。
假子春分粟,真王曉課花。
專房竟腰細,豈獨楚宮誇。
《蠹魚》:
誰復知魚樂,遊行此大觀。
以書為性命,於古得波瀾。
粗涉千篇易,遙傳尺素難。
叢殘殊厭飫,枵腹笑儒冠。
同時為人極孝順。這一點十分的為劉暹看重。李經述的母親趙氏,常年患肝病,經年不愈,發起病來劇痛不止。每逢這時,李經述總是衣不解帶地服侍在旁,親嘗湯藥,無微不至,想方設法為母親減輕病痛。他到處打聽治病良方,年幼時有次聽說這種病要用親生兒子的肉和藥以進,病才能治癒。李經述信以為真,真的從自己的手上剪下一塊肉來,和進母親的中藥裡煎熬,呈送老母。可惜趙氏的病並未好轉。
太子對父母自然也是孝順的。雖然學習西學,中學也不曾放下,而如今之時,詩詞凋零,能寫的如李經述這般好的並不多見。太子與李經述接觸較多,而李經方的大女兒相貌也確實不錯,品行有李經述這個活例子在呢,太子根本不考慮李氏品行有差的可能。可以說因為自己的二叔,李氏先就在太子的眼中得了一個好印象。
李鴻章心裡很有譜,感覺自信滿滿——自己孫女就算不能被選作太子妃,退而求其次,也能求一個側妃的位置。將來李家一門的富貴就有了依靠了!
期望值很高。一時間老頭神清氣爽,意念通達。
可就在這時兒,趙小蓮,就是他的繼室夫人,李經述的親母趙氏,因為今年冬季天寒受了冷,舊病復發,眼看就要不好了……
第六百八十四章被參觀的李鴻章
李鴻章神經很有韌性,為人也確實老而彌堅!沒被突如其來的噩耗給搞崩潰了。
他一邊是心疼自己的老妻,兩人已經陪伴著走過三四年了。李鴻章的原配夫人是周氏,並沒有為他留下一兒半女,否則李鴻章也不會去抱自家六弟的兒子來養了。咸豐十一年的時候周氏病逝,李鴻章隔了一年,納太湖望族、進士趙昀之女趙小蓮為繼室,兩年後趙小蓮為他生下了嫡子李經述,不久又生了嫡女李經璹,小字菊藕,人多稱其李菊藕。嫁給張佩綸的那個。
李鴻章從內心裡講是感激趙小蓮的,可趙小蓮發病發的真不是時候。要是選妃能塵埃落定,也就是了。可要是趙小蓮撐不到那個時候,李鴻章的孫女等若是自動出局了。
趙小蓮再是繼室,也是李經方的嫡母、長輩。趙氏病逝,李經方就要跟著丁憂服孝,下面的孫子孫女也要跟著帶孝的。那裡還能參與皇室的選妃呢。
李鴻章也是七十歲的人了,老妻重病,孫女前途大敗,兒孫仕途遇挫,這些壓力壓得他是直直的喘不過起來,最終也是一病不能起了。
李鴻章是真的病了,所以接見也是挑人的,官太小的就乾脆拒絕接見。放人到前堂坐一坐,有兒子代為喝杯茶,說兩句客套話,也就是了。本系的重要成員是他想見的,自然被允許入內。不過,在那之前,他還是要先見一些他不得不見的人。
比如,張守炎就派了兒子先期來探病。張守炎與李鴻章也就是個點頭之交。關係平淡得比白開水還清,甚至還有些互瞧著不順眼。張守炎自己不來。派來的卻是長子張樹楨。張樹楨出身侍從室,現在已經是內閣秘書處的科長。看似官不大,卻是正三品的頂戴,來探個病,是很能拿得出手了。
他領了父命,遞了名貼,帖子上寫的就不是秘書處科長了,而是張府,很快就得以近距離參觀據說病了的李次輔李大人。作為在內閣秘書處任職了兩年有餘的張樹楨,可是見識過李鴻章的威風的。也當然知道之前選太子妃時,李家孫女是佔著優勢的。
如果太子開口了,皇后娘娘不會做決斷,事情抵到皇帝跟前,皇上十有**會應允。讓李鴻章這麼個降臣在眼前晃盪了那麼久,又拔入內閣任職次輔,皇上肯定是滿意李鴻章的。
之前皇上為太子妃選家,圈的範疇裡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