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工作畢竟得到了全國階層的認可,在隨後的閣臣選舉中接替了霍廣成的位置,成為了工業、能源、礦藏等多部門的一把手——重工業經濟大臣。成為次輔的是不久前從南洋總督任上退下的劉銘傳。
整個過度平靜而順和,即使在之前的爭鬥中再分毫不讓,當一切塵埃落地時候。那就只有認命。
交接工作的過程中,整個內閣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這讓英國等西方世界國家十分的遺憾。作為皿煮在歐洲的兩大制度體現——英國和法國。他們的國會當中都無時無刻不再起伏著洶湧的波濤。
在前後任交接工作的過程當中,不配合是很正常的。很多剛剛上手的內閣首相、大臣。總統、總理,都要為一份詳細資料的查詢而耗費大量時間。
中國在內閣換屆過程當中的爭奪一點也不比英法和遙遠的美國遜色,但是新一屆內閣上臺以後,內閣辦公廳顯的是那樣的平靜。一大批人離開了辦公室,下放到基層,另一部分人補充進了來。雙方的工作交接也十分清了。
“黔驢技窮!”霍廣成從侍從手中接過另一份報紙,眼光從頭版快速掃過,待到劉暹文化時候,是冷冷的一笑。只有最無助的人才會期盼著自己的對手主動去犯錯。
“說得好!”劉暹從霍廣成的聲音從聽到了一股對自己的自信和對敵人的輕蔑。而霍廣成本人做事從來都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這聲音裡的輕蔑,是對敵人戰略上的藐視!
英國人真的是沒辦法了,才會在報紙上蹦躂。但凡國內政壇上有一絲縫隙可供他們鑽營,約翰牛們就不會在報紙上這麼的赤果果。
華夏終究不是真正的皿煮,只要劉暹還活著一天,他的地位和權利就不可動搖。有這一尊大神在頭頂上壓著,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