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劉皇帝親自拍板決定的。
而在此之前的坦克炮一律都是線膛的,不管是中國國內還是國外歐美列強。
就連老劉皇帝一開始的時候都忽略了這一點,而只是盯著坦克炮口徑來看。還是這款陸六,裝備47mm坦克炮還是裝備60m坦克炮大討論的時候,劉暹才注意到了這點。
因為支援裝備60炮的一方打報告說,儘可能的擴大坦克炮口徑是為了增強穿透力。然後一切舊ok了!線膛炮的缺點是初速低,對於穿甲彈來說,一分快就是一分強,線膛炮的初速達不到要求,那就只能擴大炮口的口徑了。要知道脫殼穿甲彈大多是尾翼穩定,線膛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彈必須使用滑動彈帶,而這樣會損失能量,降低初速。
劉暹就是看到這份材料才知道中國坦克的坦克炮全都是線膛炮的。然後立刻就改了。
滑膛炮在後世之所以受各國青睞,其相對於線膛炮自然有很多的優勢:首先是滑膛炮沒有膛線,其生產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同時由於沒有了膛線磨損,使其炮管壽命要長於線膛炮。其次,滑膛炮由於沒有了線膛炮因膛線根部應力集中、易產生裂紋的問題,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這樣對提高彈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幫助,而線膛炮要想獲得高炮口初速必須具備更高的膛壓、更長的身管長度,而這對坦克炮來說都是有極限的。第三是彈種原因。坦克彈種主要有兩種,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隨著坦克技術的發展,坦克會越來越多的應用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技術,破甲彈對坦克的威脅降低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便成了最主要彈種。但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長徑比很大,其長杆形彈芯根本不適合旋轉,否則在炮管中高速旋轉會使其結構強度降低,並且在彈頭接觸裝甲時由於旋轉產生切向力而更容易跳彈。因此可以說用滑膛炮取代線膛炮是大勢所趨並代表著坦克火炮的發展方向。
對於現在的時空,最後一種原因可以省略,只是前兩者因素,就足夠說服所有人了。
第八百三十一章巴爾幹戰爭再擴大
ps:1862寫到現在已經接近尾聲,漢風要準備新書了。接下來的更新要減少一些,一天四千!大家體諒體諒!
朝陽下,清晨的薄霧漸漸散去。波斯灣邊兒的那一片荒涼的戈壁灘上,一座座鐵塔格外醒目,遠遠望去,好像許多筆直的樹木。
那是油田上的抽油機,正是靠著這些俗稱為磕頭機的大傢伙,以及連線這些抽油機和煉油廠的輸油管道網路,還有一艘艘往來於大洋上的油輪,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才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工業的每一個需要它的地方,以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這裡就是科威特,有‘中國油桶’之稱的科威特。經過多年的發展,這裡的石油工業已經成功的超越南洋,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翹楚。無論是產量,還是技術水平,這裡的一座座油田的含金量都可以與世界頂尖水平看齊。
比如這座臨近波斯灣的藍灣油田,現在年產石油四百萬噸,正在全力向著五百萬噸努力。附屬煉油廠可以將油田所產的石油全部‘消化’完畢,這些高品質的輕質原油,煉製油品種類可達十一種之多。從技術角度而言,整個科威特實際上已經發展成一座現代化的綜合性石油化工企業,包括地質勘探、鑽井、採油、煉油、機修、水電、運輸、通訊、建築安裝等等,一系列生產部門和後勤部門,擁有工人及技術人員三萬餘人。這其中還包括了一所石油行業的進修學校。生源來自國內各地的石油學校,在學業結束前一年抽調優秀學生前來進修+學習。有師生兩千餘人。
科威特開發公司就是此刻的地球上最龐大無匹的石油業公司,擁有著國外企業無可想象的雄厚實力。數以萬計的技術工人資源,整個國家作為其後盾。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中國的石油工業快速發展培養出足夠多的技術、管理人才,為將來國內的石油大發現提供足夠的技術保障。
為了使中國的石油工業技術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早在南洋石油時代,政府就不惜重金聘請外國技術專家來華指導,其中尤以美國技術專家的人數最多,技術也最好。原因非常簡單,美國的石油工業水平一直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即便到了現在。英美合作的加拿大石油公司,也是以美國標準在開發著阿爾伯塔北部的石油資源。
歐洲列強國家的石油業現在頂多是趕上了美國的水平,即便是英德也不敢說超越。
最早的中國南洋石油業就是在美國技術專家的指導下,一步步發展到舉世矚目的地步。接著中國石油在中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