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不合格的火器全部回收,讓人送到劉為民的鍊鋼廠去了。
好在繳獲的武器裝備夠多,收了這些火器,軍中倒不至於有人空手訓練。
大強度的體能訓練讓長期營養不良的基層官兵們有些吃不消,無奈之下羅劍只得減少大強度的體能訓練,增加了一些軍陣之類的合訓合練。
這段時間朝廷的糧餉補充倒是充足。以前四鎮四五十萬龐大的兵員對糧餉的需求讓南明朝廷不堪重負,如今長江以北,朝廷只需供應十來萬人馬的糧餉,壓力減輕了不少,在羅劍的要求下,揚州五個師部隊的餉銀倒是足額髮放了。
一文不少的餉銀讓士卒們即使疲憊不堪但訓練熱情卻是不減,惟恐訓練跟不上被軍中淘汰。
每天都有來投軍的讀書人,儘管對五萬人的部隊仍是杯水車薪,但羅劍覺得這是個好勢頭。
讓何剛把這些讀書人集中起來進行了五天的培訓,培訓結束之後,這幫讀書人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教員”。
這些教員到了部隊不僅要教士卒們學習文化,還得給他們講愛國愛民的道理。
王秀楚帶著劉良佐部的半數人馬到天長縣停了下來,羅劍讓劉肇基帶著他的一團前去幫助精簡整編。
不幾天報到羅劍這兒的結果是,二萬多人馬只有四五千人堪能一用,其他基本都是老弱病殘,純粹就是湊數的。
據李成棟講,以前的高傑部跟這個情況也差不太多,後來只是因為一直被清兵追擊,老弱病殘都被拖沒了,剩下的都是些青壯。
黃得功部的情況最好,但整編時也只留下了大約一半人馬。
這讓羅劍也明白了為什麼江北四鎮四五十萬人馬,遇上清兵根本不堪一擊,其實真正能參加戰鬥計程車兵估計只有五分之一,這些大都是將領們的親兵。這也是當初左良玉部號稱四五十萬人馬向南京進軍,結果幾天就被黃得功部擊敗的原因。
安頓這一萬多人的老弱病殘確實花了史可法不少功夫,好在清兵退後無主田地很多,大多數人被就地安置,史可法親自在天長呆了五六天才把這一萬多人安頓好了。
劉肇基對劉良佐部軍紀差早有耳聞,沒想到部隊精簡整編後沒兩天,就發生了士兵成群結隊出去搶劫的事情,把劉肇基氣得七竅生煙,直到營中的旗杆上掛了五名低階將領、三十多名士卒的腦袋才把這股邪風給壓了下去。
羅劍本來想讓這些人馬駐守天長,後來與劉肇基商量後,覺得這些人馬實在無法單獨成軍,乾脆把他們打散分到各師去了。
這件事對羅劍衝擊很大,以前總想著不停地擴充隊伍,現在看來如果把這五萬人馬確實練成精兵,足以應付一段時間的局面了。
跑回揚州跟史可法談了很久,兩人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近期內不再擴軍,而是集中精力訓練和保障這五萬人馬,以後等形勢有了大的變化再做其他考慮。
工匠營(將作營)被羅劍調到了瓜州,劉為民的鍊鋼廠就建在那裡。
訓練慢慢進入正軌,羅劍終於有時間到瓜州去看看了。
第七十八章 瓜州鍊鋼廠
瓜州運河上一艘四百料的大明水師樓船正從揚州駛向瓜州,此時的瓜州運河仍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航道。
這艘戰船隸屬廬州軍水師,到揚州是為了給黃得功部的三個師運送給養,如今正返回廬州。
羅劍和史可法站在船頭,兩岸森森的樹木極是賞心悅目,運河上往來的船隻駱驛不絕,見到水師船也只是略作避讓。
羅劍認真觀察著這些船隻,見其中商船佔了絕大多數,也有一兩艘富豪人家的樓船夾雜其中,看其裝扮卻是奢華之極。
揚州到瓜州只有二十幾裡的路程,按理說騎馬過來要快得多,大部分護衛都在岸上騎著馬趕往瓜州。
是羅劍要求坐船到瓜州的。江淮一帶水網縱橫,揚州又是背靠長江,羅劍覺得有必要對大明的水師進入一些瞭解,這才拉著史可法一起搭乘廬州水師的船隻到瓜州。
等在船上向史可法諮詢之後,羅劍才知道大明的水師力量著實不弱。南京附近就有鎮江總兵鄭鴻逵的三萬多人、一千多艘各種戰船,南京亦有勳貴劉孔昭率領的兩萬人左右的水師。遠在福建的鄭芝龍部水師力量就更大了,其戰船也有上千艘,其戰船卻比內陸水師的要大得多,均為海上航行的海船。
這些水師力量如能統一整合,則阿濟格想順江而下,當可一戰,只是這水師均為朝廷所轄,淮揚大都督並無指揮之權,這讓羅劍有了興建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