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該被翼輪淘汰的木槳,又再一次上了南宋水軍的戰船,出現了木槳和翼輪共存的戰船。

而在三層槳座戰船展示了其高速度之後,打造更多三層槳座戰船的工作便全面展開,不僅揚州船場日夜開工,長江對岸隸屬沿江制置司的建康船場、鎮江船場,也受命一同打造三層槳座戰船,用於川江逆流作戰。

與此同時,陳德興也沒有忘記進行他的“殺汗大計”,而這一次用來“謀殺”蒙古大汗的法寶,則是大宋軍中非常常見的三弓床子弩和一根特別製作的好像長槍一樣的巨箭!

瓜洲大營靶場。

一架精心打造的三弓床子弩被平放在了地面上,弩身向上架起,顯然是要拋射。三弓床子弩又名八牛弩,大概是冷兵器時代射程最遠的武器。一架製作精良的八牛弩,直射的距離可達三四百步,拋射的距離最遠更可至千步,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1500米。不過射到這樣的距離,哪怕是床子弩也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不僅殺傷力大大下降,而且很難擊中目標。所以三弓床子弩在戰場上真正顯示威力的距離,也就是兩三百步。

“大哥,已經安裝您的吩咐打造好巨箭了,您看看合不合用。”鐵匠出身,現在負責主持右軍的齊塔將一根通體黝黑的巨箭雙手遞給了陳德興。這支巨箭打造的非常特別,箭頭和箭桿的前半部分是用熟鐵鍛造而成,中間是空心的,可以填裝火藥,在這段熟鐵箭桿的中部,還留有一個小小的插口,可以插入引信。而箭桿的後半部分則是用硬木打造,箭尾還用鐵片打造的尾翼。

第142章大汗

陳德興仔細打量著手中的巨箭,又掂量了一下分量——用八牛弩發射炸彈的點子,他早就想到了。但是這一世的經驗卻告訴他這事兒並不容易,這可不是把個七八斤重的鐵炮捆紮在八牛弩的大箭上打出去就行了。這增加的七八斤重量和鐵炮的體積,會對大箭在空中的飛行軌跡產生很大的影響。近距離還好,要是打遠距離,可就沒有什麼準頭了!

至於將火藥灌裝在竹筒裡面,捆紮到箭桿之上,又會因為竹筒難以承受高壓而致使火藥無法充分爆燃,從而大大降低殺傷力。所以陳德興才不得不用扭力炮投射鐵彈。而在揚子橋之戰結束後,他又將注意力轉回了八牛弩,設計出了“天雷箭”,就是這種可以爆炸的巨箭。

當然,這種巨箭的生產成本也要遠遠大於鐵炮,因為它是用熟鐵鍛造的,用手工鍛打出一箇中空的鐵管用來填裝火藥和碎鐵片。想要大量生產,顯然是很費勁兒的。這大概就是西方人始終沒有用弩炮去發射火藥武器的原因吧?

“打造鐵管花了多少時間?”

“一個鐵匠加兩個學徒幹了四天才打出一根,這玩意兒可比打製刀槍困難多了。”齊塔苦笑著從身邊一個上了些年紀的右軍鐵匠手中取過根鐵管,遞給了陳德興。

“居然花了那麼久?”

“剛開始不會打,等做熟了就好。”

“也對。”

陳德興輕輕撫摸著這根鐵管,不用說,打製的非常粗燥。他又舉起鐵管,一頭對著陽光,一頭對著自己的右眼,觀察了一下。鐵管的內壁非常粗糙,顯然沒有經過削切打磨,好像也不是完全筆直的。用來當個炸彈到時湊合,用作滑膛槍的槍管可就夠嗆了。

“這個鐵管裡面有辦法打磨嗎?”陳德興隨口問著。

“打磨……裡面?為什麼啊?”

“滑膛槍,呃,就是火銃,火銃知道嗎?”

“火銃?知道知道,就是個大鐵管子嘛,也有用木頭造的,不過那玩意兒是鑄造的,不是鍛打的,也不用打磨裡面。”

回答問題的是個佔了霹靂水軍軍額的老鐵匠,三十多歲的年紀,不過看上去卻有四五十歲的樣子,滿臉都是皺紋,手指骨節粗大,顯然就是個勞動人民。這鐵匠姓張,叫張老么,原先是揚州都作院的匠人,陳德興打造發石的時候調他到麾下的。手藝還算不錯,見識也挺多,還知道怎麼鑄炮。不過聽他的介紹,陳德興就對這個時代的鑄鐵大炮暫時沒有什麼想法了。

“老八,張鐵匠,如果成立一個100人的作,專門打造熟鐵管的話,一天能打出50根嗎?”

“50根?”

齊塔和張鐵匠互相看了眼,都搖了搖頭。齊塔道:“大哥,打鐵管可不易,一個熟手加一個學徒,能兩天打出一根就不錯了。”

“一天也有25根了,”陳德興點點頭,笑道,“那可就是25支會爆炸的標槍!另外還可以造些三斤左右,帶個木柄的小天雷,用來投擲,回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