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炮暫時不要想了,就用青銅吧!這玩意周朝的時候就在用了……七成半的黃銅加兩成半的錫。”

一個鑄造作坊外面,一身粗布衣裳的陳德興站在一門木質的大炮模型前面,對負責主持霹靂水軍右軍(工匠部隊)的黃智深、任道士和齊塔三人交待著鑄炮的事宜。

“這配方俺知道,銅加了錫以後容易融化,鑄造起來方便。”齊塔是鐵匠出生,但是銅匠的活兒他也懂一些。“不過……生鐵應該也能拿來鑄炮的,生鐵可比銅便宜多了。”

“還是由簡入難吧,青銅容易鑄造多了……等把青銅炮鑄好了,再搞鑄鐵炮吧。”陳德興搖搖頭,否定了齊塔的意見。

他知道,歷史上直到19世紀之前,青銅都是歐洲人鑄炮的主要原料的。

因為青銅的熔點只有800攝氏度,而鐵的熔點高達1500攝氏度以上!對於13世紀的工匠們而言,這700攝氏度的差距由如一道鴻溝!而且青銅的硬度和韌性也好於生鐵,不大容易炸膛。

另外,耐腐蝕性同樣超過生鐵。在鹽分和溼度都很大的戰艦上,鐵炮很容易就搞得鏽跡斑斑,而青銅鑄造的大炮則不會有生鏽的問題。

“鑄炮這事兒還是得一步步來啊!”

陳德興輕輕拍了拍那門木炮,思索著道:“雖然木炮幫俺們解決的大炮外形和炮架的問題,不過俺們還是不能一步到位就上一寸半甚至三寸的銅炮。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試驗的,比如炮壁要多厚才不容易炸膛——這個炮壁厚度和大炮口徑該有一個大致的比例。再比如炮身多長才合適?木炮試驗的結果表明,炮身越長,炮彈打得就越遠。還有就是鑄造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比如氣孔會不會太多?大炮的內膛怎麼處理?火門怎麼開?要不要在炮身外面加鐵箍?這些問題我們現在不知道,只能用反覆的試驗找到答案。

所以,我的意思是專門成立一個炮作,由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