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都已經病得東倒西歪了!
等到忽必烈跑到西域的時候,估計兩人都已經作古,而新的汗王一個是眼下跑到海押立來的忙哥帖木耳,他和海都的關係很好。還有一位,則是旭烈兀的長子阿八哈。此人和他父親一樣,信奉藏密卻是基督教的保護者——這個時代的蒙古西道的宗王彷彿都是些信錯宗教的傢伙。
統治斡羅斯的金帳汗不去信基督當沙皇,卻奉了天方教。而統治巴格達的伊利汗卻成天和基督教打成一片,還把藏密這種和西方人格格不入的宗教帶去了中東。
這樣一來,金帳汗國和伊利汗國這兩個本來應該團結一致(其實他們並沒有太大的利害衝突)向西擴張的蒙古汗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在互相攻打。結果讓歐洲人逃過了一場劫難,西方文明因此熬過了最困難和最虛弱的歲月。
現在忙哥帖木耳的出現,也讓鬧事的回回色目逃過了劫難。寶音和忙哥帖木耳對話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跑得沒了影子。寶音也沒有功夫去追究什麼,也不等待海都的召見,而是和忙哥帖木耳一同去往海都的王帳。
……
海都汗的王帳設在海押立城外,王帳的大小、形制還有王帳前的九斿白纛,都和忽必烈的汗帳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和蒙古大汗的汗帳一樣!
這海都汗的野心,光是看他的王帳就可見一斑了。而海都汗的實力,卻是西道四宗王中最弱的。
在西域,實力最強大的是控制了布哈拉、撒馬爾罕、費爾幹納盆地、楚河西部草原和花剌子模綠洲的察合臺汗國汗王阿魯忽。這阿魯忽是阿里不哥的心腹,藉助阿里不哥的支援取得了蒙古汗廷在中亞的地盤,因此實力大增,後來又奪取了朮赤系在中亞的地盤。
海都則藉助朮赤系(金帳汗國)的支援,統合了窩闊臺一系的宗王,控制了伊犁河流域直到阿爾泰山這片對蒙古人而言不算太大的區域。被強大的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