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甲,他的嚴家兵苦戰不勝,只得棄榆關而走也是不得已之選……

不過他的訊息和板甲並沒有很快送到忽必烈那邊兒,因為忽必烈現在不在京兆府老老實實的待著。

他去哪兒了呢?

嚴忠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東西和訊息送上去了,總會到蒙古大汗手中的。

而御駕親征的李璮卻很想弄清楚忽必烈還有他的十萬蒙古大軍到底去了哪兒?

金鼓聲動,大軍如雲。

洛都中人,滿布街巷。臨街住戶,家家香案,多少甲士,沿著洛陽御街散開,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好一派戒備森嚴,真個是大唐天子御駕親征才能有的威嚴。

天方及旦,天子戎車就自洛陽禁中而出,隨附而出的還有羽林禁軍三千,披甲持兵,個個都是人高馬大的壯漢,護衛著天子御駕。這羽林禁軍不在八衛府兵之列,而是從八衛府兵中挑選出來的長大漢子,用厚祿細糧供養,又由滅門尼姑親自授以梨花槍術,並且嚴加訓練出來的精銳。現在全都披上了明光甲,手持著夾鋼長槍(槍頭是從北明進口的)。這三千羽林,可不是擺出來讓人看的架子貨,而是真的要上戰場殺敵的精銳軍兵!

李璮所坐的戎車,並不是唐朝的制式,而是一輛十六匹馬拉的超大號四輪馬車。車身厚重肅然,鑲滿銅釘,天子之旗在車上飄揚,望之只讓人覺得凜然有威。

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連同耀眼奪目的天子旌旗穿城而過,頓時就激起了一陣又一陣山呼海嘯一般的萬歲之聲。可是李璮坐在車內,卻是眉頭緊鎖,彷彿心事重重。

羽林禁軍之後,又是百官眾將的佇列,無論文武,全都甲冑兵器在身,乘馬隨行。李璮以武開國,又吸取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教訓,自然推崇武藝。便是文官也大多通兵法善刀弓。

而這些大唐的文武官員,此時也都如李璮一樣,眉頭輕皺,心思沉重。

顯然都在擔心即將開始的大戰。

原因無他,就是細作從京兆府傳回的訊息讓人憂慮。並不是蒙元在關中集結了多少大軍,而是忽必烈和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