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特點,因為相信一神所以專一,信徒被洗腦後很容易從心裡上排斥異教。所以在歷史上,多神教和一神教的鬥爭中,基本都是多神退避。
而被一神教迷信蠱惑,又有北明軍功貴族制加成,還裝備了相當優質的鋼鐵兵器的八旗兵的戰鬥力,那真是沒話兒說了。
這兩千人的黑旗騎士從平灤開出來,一路上便是勢如破竹。蒙古人或是蒙古漢軍、色目軍的小股部隊,根本就是一觸即潰。哪裡是這些黑旗精銳的對手?至於大股的敵人,卻是影子都沒有。
彷彿蒙古人已經放棄了野戰而準備退縮去守燕京城了。這樣的狀況要是出現在宋軍身上倒也正常,可對手卻是野戰著稱的蒙古人。卻實在有些反常了!
這時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兩名黑衣騎士飛奔而來,在楊阿喜和沈夜星跟前才勒住韁繩,就在馬背上大聲彙報:“協領、教官,正西二十五里開外發現一個新建不久的城寨,有約2000步周長,已經被完全遺棄,內中空無一人。”
“什麼?2000步周長的城寨被遺棄?”沈夜星愣了一下,“怎麼可能?”
楊阿喜卻是大喜,哈哈笑著:“看來蒙古人是怕了俺們北明的威風,要棄燕京而走了!”
“棄燕京?”沈夜星一想,的確如此!孤城不守是兵家常識,一座孤零零的燕京再堅固也是守不住的。必須有周遭一系列的支城支堡做掩護,相互支援,形成體系才能守下去。若是隻一孤城,敵人大不了掘個長壕把城池圈起來,餓也餓死了。
所以在北明軍登陸塘沽之後,燕京的蒙古人就防著北明來攻,驅使民夫在燕京城周遭修建了十八個支城,將燕京城牢牢拱衛遮護起來。
而這個距離燕京大約五十里的城寨,應該是這十八個支城之一。如此重要的據點在遭遇敵人進攻之前便自行放棄,只說明一點——燕京城本身也要被放棄了!
楊阿喜興奮地對沈夜星道:“不如讓弟兄們加把勁兒,今晚之前走完這25裡,就在那個堡寨裡面過夜。明日就去燕京城下打探虛實。”
沈夜星也在馬上拍了拍手,“行!明日就去燕京看看,若是蒙古人真的走了,這份潑天功勞就是我們的啦!”
第451章忽必烈的推恩令
天色已經漸漸的黑了下來。
燕京城西和義門之外,一片紛亂荒張景象。輜重車馬,翻倒在護城河內,倉惶出逃的官員百姓呼喊慘叫,在城外四下奔走踐踏,說什麼也要在這驚亂的夜色裡,逃得離燕京遠一些。
城內的糧倉,這個時候也起了幾處火頭,火光沖天而起,將燕京城的一角映得通紅。
和義門左近,已經猥集了大量蒙古軍將,全都披甲持械,氣勢洶洶。不過他們今夜要對付的並不是還在幾十裡外的北明軍,而是從城中湧出的難民。不是要把他們都殺了,而是要將其中一部分趕回燕京城中去。之所以是其中一部分,那是因為燕京城中的色目人和大元漢官及漢官家眷是可以離開的——忽必烈是要把吃飯的嘴留給陳德興,可不是要把能變成人肉叉燒包的色目、漢奸留下。
今晚上,色目漢奸都可以走!至於漢人平民,必須留下消耗陳德興有限的軍糧。
至於燕京城其餘的城門,現在都已經緊緊關閉,千斤閘也放了下來,吊橋也收了起來。而且用來吊起千斤閘的絞盤繩索都破壞殆盡。任何人想要出城,不走和義門便只能從高達十丈的城牆上用繩索攀爬下去。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這座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難民,只有靜靜地等待著傳說中最喜歡殺人屠城,將整個海津鎮的人都殺光了的陳德興了。
和義門外,無數火把已經燃起,組成了一道長長的火龍,正沿著官道向西北燕山而去。那是從燕京城中撤出的蒙古大軍,他們將按照燕雲大萬戶府的命令,撤往燕山各隘口,然後據守待命。
那日和劉孝元在燕京酒樓中歡聚的姚燧,此時正立在燕京西城牆上面。滿臉都是緊張神色,看看燕京城,又看看黑茫茫一片的燕山。
他心情實在也糟糕到了極點,他不比尋常百姓,便是陳德興來了也是一樣交稅當差就是。他是堂堂的儒者,還是北地大儒,眼下的大元宰相姚樞的侄兒,還是大元的新科進士,從八品的文官。雖然官品不高,但也是大元皇帝的臣子,而且將來的前途肯定似錦。所以對大元,對忽必烈一向是忠心耿耿的。
而且,在他看來,忽必烈登基稱帝,建號大元,又尊儒重學,還開科取士,便是入了華夏,忽必烈當然是華夏君王。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