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了下又道:“忽必烈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虛攻大名府,引明軍南下,而後向河南而退,從開封附近過河。將明軍誘到開封城下依託堅城與明軍周旋,為李璮創造機會自河東、益都兩路進兵,偷襲燕京。同時,宋國還會在江南發難,攻打泉州和舟山……”
劉陽猛吸口氣,臉上都是驚喜的表情。劉孝元提供的情報可謂詳細到了極點!
劉孝元看著劉陽,眉頭突然一皺,“不過忽必烈的用兵往往重在臨陣決斷,戰前的部署只是草案,未必會遵照執行。”
這個時代沒有電報沒有電話,資訊傳遞緩慢,情報收集困難。凡是在軍事上比較成功的國家,一般都會賦予前敵統帥以重權。像宋朝那樣由皇帝老子和宰執大臣在後方的首都宮廷裡開軍議遙控指揮,那是肯定要打敗仗的。而忽必烈是大汗親自統軍,戰前的計劃不過是個參考,真打起來說不定就當成搽屁股紙了。
劉孝元看著微微顯出一些失望的劉陽,微笑道:“在下不才,是頗得忽必烈信用的,戰時可以隨其左右。判官如果無懼險阻,可以和劉某同行。”
“當真?”劉陽大喜。
劉孝元重重點頭,笑道:“不過判官可不能再扮喇嘛了……忽必烈軍中的真喇嘛可是很有一些的。”
……
陳德興快步走進了自己設在昭明宮內的作戰室——正式的名稱就都督房,這裡也是明軍的戰時大本營。不過陳德興也和忽必烈一樣,也是要親自統兵出征的。到時候留守在這裡的就是參謀司軍師張世傑、軍務司判官任宜江、政務司判官黃智深、大義總教官孔玉這些人。他們將輔佐郭芙兒保著世子陳長安監國。
這會兒,張世傑、張熙載、任宜江、黃智深、孔玉,還有幾個軍將,陸虎、劉和尚、王威、王陸飛,還有北洋艦隊提督高大,還有郭侃這個戰場經驗無比豐富的師帥,還有一眾參謀軍官,都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和上一次大出兵時,參謀軍官都有些不知所措不同,現在的明軍參謀們已經胸有成竹多了——陳德興建立的這支軍隊,在中世紀來說是絕無僅有的,這是一支學習能力和總結經驗的能力都極強的軍隊。這是因為參謀司和陸海軍軍校的存在。每一次戰爭的經驗教訓都會被參謀司和軍校的軍官們蒐集起來,進行分析有時候還會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習,從而總結探索出相應的戰術戰法,還會制定出相對應的條例。
所以上一回河北——燕雲戰役後,明軍的參謀司和陸軍軍校就花了好幾個月進行調查和總結,終於將這場對明軍來說規模空前的大戰完全吃透摸清,化作了一個個新的條例和戰術戰法。而且大明的陸軍參謀們也更加清楚應該如何組織一場大型會戰了。
同時,還派出了大批地圖測量小分隊,按照陳德興交給他們的辦法,把河北的大明控制區進行了一番精確測繪。還秘密派遣偵查小隊化妝成商隊,對蒙古和東唐的部分地盤進行了測繪。製作出了13世紀最精確的華北軍用地圖——主要的道路、河流、城鎮、山脈、關隘、港口、渡口,全都躍然紙上。
看到陳德興走進來,滿臉的喜色,劉和尚就第一個湊了上去,抱了個拳,笑吟吟問:“大王,王妃生了?”
陳德興點了點頭,笑道:“又是個男孩,六斤八兩……母子平安。”
這是李翠仙的第二個孩子,分娩過程非常順利,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把孩子生了下來。
眾將聽到陳德興有多了個嫡子,紛紛上前道喜,陳德興也大笑著回應。其實他對多生孩子並不執著,不過這個時代的人們就是喜歡多子,他也只能入鄉隨俗了。
不過轉眼他就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緩緩掃視大家一眼,“細作來報,忽必烈北上大名,已經是箭在弦上了……最晚本月二十日,他就要從開封出兵!十天左右,就能兵臨大名府!現在已經是十六日了。也就是說,再有四天,中原大戰就會開始!諸位,你們怎麼看這個局面?”
郭侃反應最快,他笑著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俺們銀甲師先請個頭陣!”
陳德興點頭笑笑,心想你不請頭陣,你的銀甲師也別想躲在後面。既然郭侃識時務,那麼這個要求,該當成全他們。
聽到郭侃這樣表態,張熙載在旁邊低低笑了一聲。他現在是明軍陸軍軍校校長,同時還是副軍師,儼然就是參謀司的靈魂人物。
這種天生就能運籌帷幄,心思縝密,能夠把陳德興提出的作戰草案變成一個切實可行的嚴謹計劃的人物,在隨營軍校前幾期的畢業生中,大概就是這獨一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