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身邊的陳德芳愣了愣,低聲問道:“二哥兒,你說的可當真?”
這面旗幟和入侵天竺的方案,都是陳德芳親自帶來北京的。他這次北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接自己的母親,也就是陳德興的生母去巴厘島——當然,陳淮清的一大堆小老婆和庶出子女也要跟著一起走。
在此之前,陳德芳在麻六甲海峽多年,當然知道天竺的天方教有多強大,而佛教有多悲催。現在已經被擠壓到了天竺北方、東北方的山區和臣服於蒲甘王國(緬甸)的阿拉幹王國了以及錫蘭這個海島了。
和驍勇善戰的天方教徒相比,那些吃齋唸佛的佛教徒根本就不堪一擊。難道把萬字旗改一改,佛教徒就能打了?陳德芳看了看身著白色道袍的弟弟,很有一點仙人的樣子——他和老爹陳淮清不同,對弟弟可能是神仙轉世的問題抱著寧信有,不信無的態度。
就按照他說的辦法去改!回去就和老爹說說,一定得改了。陳德芳心想。
陳德興卻只是隨口一笑,不置可否。他也就隨口一說罷了,佛教戰五渣是肯定的,就算改了萬字旗也成不了納粹。
“好吧,就這樣了。”陳德興點頭道,“先平定阿拉幹也好,阿拉幹也是佛國嘛,而且又有良港。”
他頓了下,又道:“征服阿拉幹以後,儘可能把麻六甲的土著都遷移過去吧。那個三佛齊國,也一併帶去。將來在孟加拉給他們封塊地,就算英國的藩屬吧。”
“臣兄一定轉告英王殿下。”陳德芳恭敬道。
陳德興衝站在御案對面的八思巴又招招手,讓他上前幾步,然後敲著桌子問:“法王,你看這面旗幟怎麼樣?”
“極其雄壯。”八思巴法王敷衍道。
“好啊,那你們也用它吧。”
法王一怔,看著萬字旗深深皺眉,“聖人的意思是要貧僧臣服於英王殿下?”
“那倒不是,一面旗子而已……佛徒本來就不如天方教徒善於征戰,如果再不團結統一,如何能夠在天竺弘法?對了,法王,你是怎麼打算的?入了天竺以後是自立一國,還是隻當個和尚?”
陳德興看看法王,“你要是想弄個國,朕就封你個國,和尚可以照當,就是政教合一的佛國也行。”
法王的臉上並沒有多少驚喜,因為他知道陳德興“封”是一回事兒,能不能打下來是另外一回事兒。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天竺諸國的情況,他是有些瞭解的。那裡不是婆羅門的天下就是天方教的地盤。連佛祖的老家尼波羅,現在都被婆羅門統治。雖然尼波羅的佛教徒還有些數量,和喜馬拉雅山對面的烏斯藏喇嘛的聯絡也非常密切。但是他們並沒有多少軍事力量,在戰場上可起不到什麼作用。
唯一能和八思巴並肩作戰的,就是由吐蕃贊普後裔建立的拉達克王國。拉達克王國和古格王國是兄弟國,不過這個政權目前並不屬於烏斯藏管轄,只是和薩迦派有宗教往來,可以倚為盟友。但是拉達克國的境況也不好,被天方教徒壓制在靠近烏斯藏的大山裡面。全靠地形險要維持局面,根本沒有反擊的力量。
“打不過嗎?”陳德興看著薩迦法王。
法王搖搖頭,苦笑道:“貧僧是喇嘛,不喜殺生……”
喇嘛不會打仗是肯定的,要不然烏斯藏也不會淪落到如今這等地步了。
陳德興一笑,道:“這好辦,朕手下有的是喜歡殺生的人!史天澤、劉整、俞興、呂文德,他們四個都喜歡殺生,你挑一個吧。朕讓他幫你打,把尼波羅打下來,給你做封國。這尼波羅的地盤雖然沒有烏斯藏那麼大,但是卻比烏斯藏富庶多了,人口也多幾倍。以後尼波羅就算大明的藩屬,替大明看守烏斯藏邊境如何?”
根據陳德興的計劃,烏斯藏通往天竺的邊境都要儘可能的封鎖,不讓天竺人進入。同時再封幾個屬國在喜馬拉雅山南坡和後世的克什米爾,作為大明和天竺之間的緩衝。
這樣就能放心的清空烏斯藏的人口,將那裡變成基本無人的區域了。
而要實現這個計劃,最大的困難當然就是拿下尼波羅。現在的吐蕃可不是唐朝那會兒了,根本沒有戰鬥力。靠他們別說德里蘇丹國了,就是尼波羅的婆羅門王朝,多半也打不過。所以得找個幫手幫著他們去打。好在大明國內的反動軍閥很多,正好派幾個出國去幫助天竺人民。當然,也不可能白白幫忙。一旦平定尼波羅,那裡就會成為繼續征服天竺的大後方了。而且,這支南下天竺的漢人軍隊這一路上的後勤供應,也得由薩迦派想辦法解決。
最後,薩迦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