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3部分

“麻煩事兒……”劉孝元點點頭。他也算熟讀史書,瞭解各朝各代典故的大家。自然能看出陳德興所建立的國家,和以往歷代大有不同。如果一定要找什麼參考物件,在華夏曆史上彷彿只有西周與之略有相似。

另外,大明的有些制度和古代歐羅巴的羅馬帝國倒有幾分類似。

劉秉忠淡淡地道:“大明政治,迥異於華夏曆代。對內是所謂計程車爵、士紳自治,地方是自治,朝廷又是君王獨裁,還有一個諮議會行輔弼諮詢……這一套辦法,且不論好壞,單是要讓它運轉得當,沒有幾十年的細心調教怎麼可能?而且這還不是麻煩最大的,最大的麻煩是那些大明的藩國和所謂海外殖民地。一個個都離開大明何止千里萬里,又各自擁兵據地,還廣有財富,妥妥的尾大不掉之勢。要怎麼治理,恐怕得讓陳德興這個大明聖人傷透腦筋。”

劉秉忠的話說到了得意處,呵呵輕笑出聲。

在他想來,陳德興封了那麼多藩國,又制定了《陳禮》,顯然是要建立一個以大明帝國為核心的朝貢體系。藩國必須服從大明朝廷,大明朝廷則透過這些藩國統治世界——就一如西周封建天下一般。

但是,陳德興建立的這個放大版的西周實在太大。大明朝廷怎麼可能管得過來?現在那些藩國大多才剛開張,有些還沒有開張,今後很多年裡面,各種各樣讓陳德興頭疼的事情肯定沒完沒了。到時候,他哪兒有空來管歐羅巴?

“什麼華夏世界,純屬吃飽了撐的。”

聽到這番評論,劉孝元也是連連點頭,彷彿頗為贊同。身為蒙古——歐羅巴帝國的四個大斷事官之一,自然也熟知軍政事務。這段時間,他除了負責和歐羅巴人還有大明大西洋總督府接觸之外,就忙於處理各地的蒙古總督報送上來的事情。

忽必烈的“蒙歐帝國”東起波羅的海南岸的立陶宛之地,西到大西洋,南至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地盤和大明不能比,但也不算小。治理起來同樣叫人頭疼,各地蒙古總督報上來的訊息多半都不大好。

不是鬧這裡亂黨——都是潛伏下來的失地騎士在搗亂,妄圖推翻蒙古八旗的統治,恢復他們的故國;就是那裡鬧邪教——不承認忽必烈是上帝家老二的基督教就是邪教;要麼就是什麼地方欠稅抗糧;再就是民戶逃亡海商走私什麼的。

“一個小小的歐羅巴都那麼多事,大明廣有四海,麻煩又怎麼會小?沒有個幾十年的調理是不會安穩的。”

劉孝元像是深有感觸。

“幾十年後,承平安穩日久,就更不會遠征歐羅巴了。看來咱們這一國,可以國祚綿長了……”

劉秉忠壓低了聲音,輕輕搖著手。

“未必。”

劉孝元眼瞳微微一縮,看著伯父劉秉忠。劉秉忠人老成精,對天下大事看法獨到,不得不讓他重視。

“大蒙古以武立國,之所以興起,就是因為蒙古人的武力可壓制群雄。今上失中原,西走數萬裡,歸根結底就是大蒙古武力在衰弱。大蒙古的武力之基,則在北地草原之苦寒,所謂窮山惡水出精兵爾。蒙古武力之衰弱,則因為中原繁華,富貴浸潤,蒙古子弟便一代不如一代了。而至極西歐陸之地,不過是依靠漢人火器之威,欺負些蠻夷貧弱之國,實在算不得英雄。大汗也知道蒙古八旗外強中乾,絕非無敵天兵,因此才會聽從明經你和老夫的話,欽定聖經,自封上帝之子,絕歐羅巴之文字,行愚民弱民之國策。就是要讓歐羅巴之民既愚且弱,如此才能任憑八旗子弟安享榮華。然而……民窮則不畏死,民愚則易煽動!一旦歐羅巴數百萬壯士被一二英雄所煽動裹挾,大蒙古必亡無疑!”

“那麼……胡有百年國運乎?”劉孝元壓低著聲音動問。

“百年國運……差不多就這樣了,大蒙古自成吉思汗草創至今,已經六十多年,再加百年就是一百六十多年。昔日的蒙古勇士至少要傳上七八代,一百多年富貴下來,還能有什麼鬥志?真要有什麼事,國家還能靠誰?”

劉秉忠看得很透,蒙古人就是靠野蠻靠在草原上一代代磨練出的那種狠勁和武藝打遍天下的。這才是根本!而這種狠勁和武藝,到了忽必烈這一代已經不行了。戰鬥力比起幾個世侯的漢軍也強不到哪兒去,如果單純比肉搏肯定還不如!結果遇上陳德興的鋼甲長槍兵,射箭和騎馬衝陣都不靈光了,就只剩下捱打了。

“那……大明又有多少年的國運?”劉孝元頓了頓又問。

“大明……這個就不好說了,這個不好說。”劉秉忠眉頭深皺,“大明不是上承趙宋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