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寒士,就是寒門修士,這是在一些大世家,大宗門裡常用的詞語。
一些沒有根基,沒有背景,修煉天賦非常高的修士,統稱為寒士。其實這就是大世家,大宗門裡,帶著一種歧視的說法。
雖然,他們家族的很多客卿,外姓長老,都是寒門修士出身。
這個三品世家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利用聯姻拉攏的寒士中,竟然有兩人突破到了帝境,成為帝境大能,在三品世家差點覆滅的情況下,頻頻出手,拯救了三品世家。
後來,這兩位大帝跟隨著星空大帝南征北戰,成為了星空大帝的左膀右臂,而這個三品世家,也一躍成為了一品世家。
此時,在十幾萬後的今天,也經常被人津津樂道。
因此,這些年,很多宗門世家,都培養一些寒士,也確實讓不少有天賦,缺少資源的修士,得到了實際的好處。
當然,真正得到足夠好處的,自然是這些大宗門和大世家。
不少七品宗門領隊,看向唐鋒,都是一種怪異的目光,不完全是羨慕,也不完全是嫉妒。
這時,陶博明又開口說道:“鑑於這次大家的貢獻,青巖宗決定,每個宗門,都可以選擇皇冠境的弟子三名,前往青巖宗,成為青巖宗的精英弟子。琅琊宗也是如此,唐鋒他們不算在內的。”
頓時,所有人面色微變,在七品宗門,皇境修士的精英弟子不在少數,而天賦高的弟子,大多都是真傳弟子,送弟子上主宗,有好處也有好處。
好處是,如果這個弟子混出來了,又記得七品宗門的人情,那對於宗門是好事。
如果碰到的是白眼狼,那也就沒辦法了,而且這種白眼狼並不在少數。
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弟子,到了主宗,就會被主宗的弟子和長老們,看成寒士,真正想在宗門裡,有一定地位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眾領隊紛紛拜謝,主宗下令,不管你想不想,願不願意,都要送,而且還要當成一種榮譽。
不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不管是資源,還是功法,六品宗門和七品宗門,相差還是太多太多。
一個七品宗門的真傳弟子,到了六品宗門,也不過是內門弟子。而論起實際戰鬥力,同樣的六品宗門一星皇境弟子,絕對可以橫掃七品宗門的一星皇境弟子。
當然,唐鋒這樣的極少數奇葩,不能計算在內。
其實,唐鋒這次能進入青巖宗,主要還是陶博明出了不少力,朝陽城一戰的表現,讓陶博明覺得,唐鋒絕對是一個人才,假以培養,對家族絕對是一大助力。
身為陶家的家主,掌控青巖宗的幾大家族之一,陶博明考慮的更長遠。
而且,他在唐鋒身上看到了一種氣質,一種泯然眾生的氣質,雖然看起來他總是很恭敬,但是他不管你修為高低,一樣都是如此客氣。
修為高者,唐鋒也不獻媚,修為低者,唐鋒也不藐視。
而且,在做出決定之前,陶博明單獨召見了唐鋒一次,給他規劃了一個宏偉的藍圖,給他一個極其輝煌的未來,陶博明發現,唐鋒竟然依舊平靜。
這種平靜,那種說不出的感覺,在陶博明活了一千多年的歲月裡,從來沒見過,一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淡然自若,卻充滿自信。
陶博明認為,這種人,未來的成就,絕對不會低,甚至有希望問鼎帝境寶座。
所以,他使用了家主的權利,招攬唐鋒前往青巖宗。此事,也得到了陶家實際掌控人,青巖宗第三太上長老陶志遠的首肯。
至於南宮雨涵和吳子傑,陶博明是為了防止別人說閒話,而招收的。同時,這也是他對於琅琊宗的一個訊號,若是琅琊宗全力投誠與我,我必真誠待之。
而洛無雙、東方無忌、宇文雄風和汪陽四人,陶博明自然清楚,他們都是長期一直跟著唐鋒的人。
實際上,朝陽城一戰過後,他就動用了家族的力量,將唐鋒和他身邊人的資料,查的一清二楚。
這一查不要緊,到是讓陶博明大吃一驚,對於唐鋒和身邊幾個人的天賦,的確高的夠可以,個個都是天才,即使在資源睏乏的情況下,依舊在短短几年內,修為一日千里。
在陶博明的眼裡,九品八品的修煉資源,匱乏到了極點。
只不過,這份調查陶博明也有兩個疑點,一是唐家部分人,突然不知所蹤,二是當年和唐鋒相戀的戀人,到底是誰,卻怎麼查都查不出來。
好在這兩個問題,對於陶博明來說,都不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