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趙括還真算得上是有兩把刷子。他也許不懂得什麼心理戰和游擊戰這樣經典的打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已經將這些辦法都加以了運用,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趙括是草包?看來真的不是那麼回事兒!
“奪麥丘、勝胡楊、戰閼與,趙括兄弟在長平之戰前已經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呵呵,只可惜世人只記住了他的慘敗,卻忘記了他曾經的榮耀!”
在事實面前,小馬哥無話可說。按照李璣的這個說法,小馬哥甚至已經開始懷疑是不是趙王真的中了敵人的離間計了,好像任何一個大將對趙括這樣的名將都會心生畏懼的。
在來戰國的時間隧道中,小馬哥曾經和殺神白起談論過趙括的事情。作為最後勝利者的白起,白起對趙括這個手下敗將其實也是非常讚許的:
“幾十萬大軍陷入到了困地,糧食沒有了,靠吃草啃樹皮也和我周旋到底。我率領五十萬人圍剿趙括,損失了半數的軍隊才實現最後的勝利。以往戰鬥無數,如此慘烈的狀況,真是絕無僅有。不管別人對他是什麼樣的評價,反正在我白起的心中,對他還是非常欣賞的,名將趙括,他當之無愧!”
這是作為對手給出的評價,連白起這樣的名將都差點兒栽在趙括的手上,現在又加上了李璣的佐證,終於換來了小馬哥長長的一聲嘆息:
“趙括這貨,還真是夠冤的……”
……
第三一零章他的兒子是李牧
趙括不只是隨同父親趙奢經常四處征戰,而且自己也著書立說。只是長平之戰他揹負了太多的罵名,之前留下的一些著作都被銷燬了。
人就是這樣,當你風光無限的時候,用的尿壺沒準都會被人稱讚的天下少有的。一旦失勢,牆倒眾人推立刻就會成為現實。趙括現在的境地非常慘,而且還是那種根本不能翻盤的慘,所有人就更加樂的在傷口上多撒一把鹽。更何況,哀鴻遍野的趙國子民,現在也的確需要一個藉口發洩心中的哀傷,趙括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多種原因下,趙括這個倒黴蛋已經註定了。
“唉,可憐啊。”小馬哥苦笑著搖頭,“看來世人都誤解了趙括。老夫人,既然您知道趙括將軍的本領,為什麼當初還要阻止他呢?”
人們都習慣於用趙括的無能,來襯托趙老夫人的睿智。現在說明趙括並不像人們口中說的那麼不堪,那老夫人當時的舉動就有些讓小馬哥費解了。
“我是不想讓我的兒子去送死啊。在出發之前,他就曾經告訴我了。真正對廉頗防守不滿的,其實就是趙王自己,他給我兒子的命令就是出擊!老身對自己的兒子還是瞭解的,其實他作戰更加的穩重,都是將對手的情況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才會真正發作的。但是現在趙王給他下了進攻的命令,這不就是讓他送死麼?”
“外行指導內行,呵呵,這場仗沒打其實就已經輸了。看來我說趙丹是二貨還是說輕了,這傢伙簡直就是蠢不可及!”
因為現在客廳中只有老夫人等三人,沒有其他的僕從守衛在旁邊,小馬哥的話並沒有引起李璣和老夫人的反感,更沒有斥責他閉嘴。因為小馬哥說的也是他們心中想的。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長平之戰已經結束,趙國四十萬士卒也已經和他們的主將一起成為了戰場上的亡魂,說什麼都晚了。相比主將,那些被坑殺計程車卒反而要好得多,畢竟不用揹負什麼罵名。
至於當初老夫人在回答趙王時候所說的那些理由,仔細想想,其實不過就是一些推脫而已。
趙括在獲得了趙王賞賜之後,沒有將賞賜送給屬下,而是將之獨享。並在邯鄲給馬服君府置辦了土地、豪宅。其實很多歷史名將都是這樣做的,手握重兵,引起帝王的猜測總是難免的。大張旗鼓的置辦田產,其實也是為了打消帝王疑慮的好辦法。試想長平之戰如果最後獲勝的是趙國,恐怕世人就會搬出另外的一個說法了。比如:睿智、少年老成這樣明顯帶有褒義的詞彙,都會不要錢一樣的塞到趙括的身上。可惜,現在趙括是失敗者。
“馬先生,還是那句話,您能夠來拜祭我兒趙括,老身已經感激不盡。然,現在馬服君府已經在風口浪巔,恐怕沒有辦法幫上您的忙!現在老身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將我兒留下的唯一血脈趙盤撫養成人!也能讓趙奢、趙括父子含笑九泉!”
老太太說得言真意切,讓客廳中傷感的氣息有濃郁了幾分。不過在馬野的心中感觸最深的是:趙括竟然有兒子留下,而且他的名字真的叫趙盤!
隨即一個疑問從心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