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生點兒。”一直在觀察著李伉和戴佳的劉梅笑罵了李伉一句。
“呵呵,習慣了。”李伉撓撓頭訕笑道,然後對被他和戴佳吸引了注意力的所有人說:“大家吃菜,爸,你和戴叔叔才喝了一個,應該喝夠三個才對。”
“哈哈,元康老弟,李伉說的對,咱們再喝兩個,我先喝了,你隨意。”李建國哈哈笑了起來。
第114章 公司發展和投資
午飯後,西廂房李伉的房間裡,李伉拿著一疊報表在認真的翻看著,戴元康、王麗在一旁安靜的坐著,阿秀從外邊拿了幾個茶杯和一個暖瓶走了進來,為三人倒上茶後,將要離開的時候,李伉抬起頭說道:“阿秀,你也坐下來聽聽吧。”
阿秀嘴角向上翹了翹,臉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把暖瓶放到一邊兒坐到了李伉的床邊,安靜的看著李伉翻看手裡的報表。
“不錯,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公司的總資產增加了將近三成,你做的那些長期投資專案我也看了,都是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風險不大,長期收益應該是很可觀的,由此可見我當初真的沒有看錯人,戴叔叔,你辛苦了。”李伉放下手裡的報表笑笑說道。
“您這麼信任我,把那麼大的資金全權交給我管理,我只能以每日如履薄冰的心態來工作,才能對得起您對我的信任和再造之恩,辛苦不敢當,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戴元康面帶感激的說道。
“嗯,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李伉問道。
“太極資產管理目前的主要資金按照您的吩咐已經轉移到了海外,國內部分雖然佔據總資產的比重不大,但是也有一億多,目前有幾個路橋建設專案在和我們進行洽談,如果談判順利的話,我想國內大部分的資金將會在這些專案上進行投資,雖然這些專案回籠資金慢一些,但是優點是風險低,而且長期回報率很高,對公司的社會聲譽也會有非常良好的影響。”戴元康首先說了國內公司的情況。
“海外有是什麼情況,有沒有發現什麼好的專案?”李伉沒有對戴元康國內的投資做任何評論,而是直接問起了海外的投資。
“海外部分的發展戰略和國內有所不同,因為公司成立剛剛半年,美國的傳統行業介入難度比較大,所以公司目前的投資主要傾向於矽谷的一些新興資訊產業。”戴元康說道。
“現在有沒有發現什麼好的投資專案?”李伉感興趣的問道。
“目前大的投資專案只有我們正在談的對美國思科公司的注資專案。”戴元康說道。
“思科公司?”李伉驚訝問道,戴元康真的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現在全球的網路通訊市場尚處於發展前期,後世的一些資產超百億美元的大型網路通訊裝置公司諸如思科、華為等還處於創業期,恐怕很多人都看不到不久的將來,這些公司將會面臨怎樣巨大的一個市場,所以這個時候投資思科,肯定會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情。
“是的,思科公司在不久前主動找到我們,向我們提出投資申請,欲以公司20%的股份換取我們2億美元的投資,具體的投資金額和換購股份比例還在進行談判。”戴元康解釋道。
“你對這個投資專案怎麼看?”李伉沒有給予發表評論,而是問起了戴元康。
“因為以前和你談過未來資訊產業的發展方向,我也曾收集過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進行過調查研究及,所以我斷定網路通訊裝置在未來的市場必然十分的龐大,我很看好這個投資專案,但是這個投資金額很龐大,已經快要接近美國公司目前的總資產了,我怕我們吃不下來。”戴元康說道,一年來,李伉除了最初註冊的一億五千萬美元外,又陸續把自己的其他資金包括雙龍島礦山股份上的收益也放到了美國公司,所以到現在,美國公司的總資產已經快要達到三億美元了。
“戴叔叔,這個專案無論如何你也要把它拿下來,保守估計,將來思科的市值會超過一百億美元,現在即使我們用思科公司開出的最低限用兩億美元換購他們20%的股份,那麼將來我們的受益也會翻上最少10倍,當然,如果能夠換取它們更多的股份的話,是再好不過了。”李伉著重叮囑了戴元康幾句。
“能有這麼大的收益?”戴元康驚訝問道,雖然他對未來的網路通訊市場很樂觀,但是也想不到會有這麼大的收益。
“我這是保守估計,我想思科公司的高層恐怕都想不到未來他們公司會有這麼大的成長空間,否則他們也不會開出這麼低的價格了。”李伉篤定的點點頭說道。
“阿秀,把義父給你的錢也放到公